LEDs
今年受外部环境影响,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居民收入预期下降,同时汽车限购、限行等措施在多地广泛实施,作为经济晴雨表之一的汽车行业进入最为严寒的一个冬天。
汽车销量萎缩影响车灯市场体量
7、8月份我国汽车行业开始进入传统意义的销售淡季,接下来一路下跌,据行业数据显示,9月汽车总体销量239万辆,同比下降11.6%,其中乘用车销量206万辆,同比下降12%,10月乘用车销量持续下行,乘用车/狭义乘用车销量分别为201.4万辆/204.7万辆,同比降12.9%/13.1%。2017年1-10月,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增加33万辆,而今年1-10月的同比增长则为负40万辆,基本回到2016年水平。11月中国汽车市场更是遭遇了六年多来最大的月度跌幅,同比下降近14%,而今年也将是30年来首次年度下跌。
汽车行业销量一直下跌,部分整车厂为保量而纷纷降价促销,成本端压力向上游传导至零部件供应商,作为重要零部件的车灯行业亦难免受此影响。短期内,必然会导致车企对车灯需求的减少,从而导致车灯企业竞争加剧。而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已到转折点,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增长速度相对会放缓,此次整车销量的萎缩正是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的结果。另外,贸易战则为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更多的变数。
车灯行业高度集中不利于新进入者发展
依车灯行业格局来看,目前全球车灯行业呈现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前五大车灯厂商占据了85%的全球市场,其他多数小散供应商分食15%的份额。五大多头分别是日本小糸(Koito)、法国法雷奥(Valeo)、玛涅蒂马瑞利(Automotive Lighting),德国海拉(Hella)、日本斯坦雷(Stanley),其中日本小糸占据了26%的全球车灯市场。
国内车灯市场则是“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与欧美日已经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车灯市场格局相比,国内车灯行业仍然处于成长阶段,市场份额更为分散。以最新的中国汽车工业年鉴数据测算,2015年国内车灯企业CR5接近50%,剩余众多小微车灯企业瓜分半壁市场。国信证券预测2018年国内车灯行业集中度呈现提升趋势,预计2018年小糸市场份额达到25%,星宇市场份额接近10%。
国内LED上游企业如鸿利智汇、瑞丰光电、三安光电等纷纷切入,大有取代车灯总成地位的气势。
虽然LED上游企业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但是LED新进入者取代总成地位的可能性较小。一是家用LED和车用LED在稳定性、一致性上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国内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水平仍难以超越国际一线品牌;二是车灯供应体系需要多年培育,LED企业基本没有整车客户积累,进入车灯供应链难;三是主流车灯总成企业逐渐成立自己的电子工厂,生产LED模组;四是各主流总成厂已经形成专利布局,在高度集中的车灯市场,先进者可利用专利对后进者实行有的放矢的打击,从而阻止后进者发展;五是LED光源在车灯中的生命周期尚不确定,后续或可能被激光光源取代。车灯 LED 化普及后, 激光大灯和智能车灯是前照大灯未来确定性较高的技术升级方向,如果其应用进度低于预期,可能带来车灯价值量提升的持续性断档,造成行业增长持续性降低。
车灯面临降价风险
在 “卤素-氙气-LED-激光-”的技术路径下,单只大灯的均价大致从:“200 元-400元-1000 元-1 万元以上-”,价值量持续快速提升。当前车灯产品处于从卤素、氙气向 LED 升级的初期阶段,高单价的 LED 前大灯渗透率提升是单车价值量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 LED 车灯技术的提升及普及程度的提高, LED 前照大灯的价格有下降风险,带来车灯价值量提升幅度低于预期。
无人驾驶的最终阶段(L4),存在的风险点在于车身装载的传感器及通信设备是否会取代车灯的安全功能,进而带来车灯需求的萎缩。但这一风险较小,毕竟无人驾驶的实现道路还很长,且无人驾驶或许将扩大车内氛围照明需求。
此外,随着市场预期的降低以及市场体量的萎缩,未来一段时间内车灯市场势必会进入竞争更为激烈的阶段,这也会进一步引发车等价格的下行。
如此来看,国内LED企业想进入车灯这一链条,仍然艰难。
近年国内LED企业一直将高毛利的车灯行业视为巨大的蓝海领域,以逃脱通用照明红海,几乎国内封装巨头都推出汽车照明相关产品,但几年的尝试似乎并不顺利,今年国内LED行业内关于车灯的消息减少,是行业趋向理性,还是进入门槛太高,企业知难而退?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