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规级MCU实现量产 打破国外企业垄断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打破国外巨头垄断 四维图新MCU芯片获首批订单

近日,国产车规级MCU技术取得一大突破,实现量产。

四维图新旗下全资子公司AutoChips杰发科技对外发布消息称,国内首款通过AEC-Q100Grade 1, 工作温度-40℃~125℃的车规级MCU(车身控制芯片)在客户端量产,并获得首批订单。

四维图新首颗车规级MCU芯片实现量产,意味着国内MCU技术首次实现零的突破,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

据了解,这款车规级MCU芯片的诞生经历了三年时间才完成设计、研发与测试等阶段。四维图新副总裁、AutoChips杰发科技副总经理万铁军指出,“车规级MCU芯片因研发周期长、设计门槛高、资金投入大,使得国内厂商对车规级芯片产品望而却步。”但该款MCU芯片的面世也令车规级MCU芯片市场出现国内产品的身影。

国产MCU发展空间巨大

资料显示,MCU被喻为电子产品的心脏,被广泛应用在消费和工业电子产品中。但事实上,MCU技术被业界人士称为“核心之痛”,长期以来受国外巨头垄断。更重要的是,国内主营MCU的上市公司数量并不多,目前包括兆易创新、中颖电子和东软载波。而对于其他大型集成电路上市公司而言,如华大半导体、大唐微电子、同方微电子和贝岭股份等,MCU只是作为其产品线分支而存在。

目前,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占据的主流市场还停留在8位MCU,占比约50%。16/32位MCU占比分别为20%左右。国内MCU应用领域多集中在低端电子产品,中高端电子产品市场依然由国外掌控。总体来看,国内MCU不管是从市场份额还是技术优势,都落后于国外。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电子产品领域,MCU芯片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也相当广泛,从车载信息娱乐产品,到雨刷、车窗、电动座椅等车身控制都需要芯片组来实现功能。据相关数据统计,一辆汽车中所使用的半导体器件数量中,MCU芯片约占30%。由此可见,MCU芯片在汽车领域应用的重要性。

这一次四维图新量产首颗车规级MCU芯片,虽然意味着迈出了国内MCU芯片的第一步,但如四维图新副总裁万铁军所说,“要实现真正的‘中国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