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设计的原则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人机交互设计的原则

  1、应用存储于外部世界和头脑中的知识

  如果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可以在外部世界中找到,用户就会学得更快,操作起来也更加轻松自如。但是外界知识与可能的操作结果之间不存在一种自然、容易解释的关系时,这种知识就毫无用途。

  然而必须注意的是,假如用户能够把所需要的知识内化,也就是说就把知识存储在头脑中,操作起来会更快更有效率。因此,设计应当容许用户把外界知识与头脑中的知识结合起来,用户可视情况决定使用哪一种知识,若有必要,还可以在外界知识和头脑知识之间建立互补关系。

  2、简化任务结构

  设计人员应当简化产品地操作方法,通过新技术对复杂操作加以重组。

  因此,设计人员必须注意人地心里特征,考虑到人地短时记忆、长时间记忆和注意力地局限性。短时记忆的局限性注定一个人一次最多只能记住五条独立信息,如有必要,系统应当提供技术上的帮助来增加用户的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局限性注定着信息如果具有某种意义,如果能够整合成某个概念框架,人们就能够比较轻松、比较牢靠记住这些信息。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的过程缓慢而容易出错。所以那些存在于外部世界的信息很重要,它们可以提醒我们哪些应当做如何做。人的注意力也存在严重局限,系统应当尽量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干扰。

  3、注重可视性,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

  设计人员注重可视性,用户便可以在执行阶段明白哪些可以的操作以及如何操作,并可以在评估阶段看到所执行的操作造成怎样的结果。

  设计人员还应该注意操作行为和操作意图之间的匹配,使用户很容易看出并理解系统在操作过程中的状态,也就是说,要把操作结果明确显示出来。

  4、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

  设计人员应当利用自然匹配,确保用户看到下列关系:

  1)操作意图与可能的操作行为之间的关系

  2)操作行为与操作效果之间的关系

  3)系统实际状态与用户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感知到的系统状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4)感知到的系统状态与用户需求、意图和希望之间的关系

  5、利用自然和人为的限制因素

  要利用各种限制因素,使用户只能看出一种可能的操作方法,即正确的操作方法。

  6、考虑可能出现人为差错

  设计人员应当考虑用户可能出现的所有操作错误,并应针对各种差错,采用相应的预防或处置措施。要设想用户视图做对每一项操作,只是由于对操作的理解不全面或不恰当,才会出现差错,只要把用户的操作过程视为产品与用户之间自然、有建设性的对话的一部分,设法去支持,而不是去打击用户在对话中做出的回应,要让用户发现错误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使用户能比较容易取消操作,让系统恢复到之前的状态。还要有意增加那些无法逆转的操作的难度。

  7、若无法做到以上个点,就采用标准化

  若在设计某类产品时,无法避免随意的匹配关系和操作中的困难,那就只有一个选择–标准化。可以把操作步骤、操作结果、产品的外观和显示方式表转化,或把产品及其问题标准化,建立一套国际标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