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智能门锁K1测评 智能安防产品越来越火爆

安全设备/系统

160人已加入

描述

 最近不到两年时间里,“智能门锁”突然就风靡起来了。各大互联网厂商、传统门锁硬件商,甚至就连家电巨头都纷纷染指这个领域。就在2018年末,360主推的两款智能门锁在市场均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一款是主打“千元级”低价的360智能门锁M1青春版,另一款则是本次评测主角——360智能门锁K1。

“出门再也不用带钥匙”——这是360智能门锁的响亮口号,也是智能门锁行业的最终愿景。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智能门锁已经不仅限于“取代钥匙”那么简单,类似360智能门锁K1这样的产品结合功能强大的APP功能,俨然成为了年轻人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在工业设计上,360智能门锁K1保持了很高的水准。正面和背面采用了防指纹的深度钢化玻璃面板,不仅在配色上做到了完美统一,更实现了与铝合金把手的完美交融。与绝大多数智能门锁一样,360智能门锁K1采用按压式指纹模块,配合隐藏式数字键盘辅助解锁,再结合手机APP远程解锁功能,拥有多达三种解锁方式。

在配件上,360智能门锁K1非常丰富,包括:前门锁面板、后门锁面板、电子锁体、门锁扣板、南孚电池(10节)、备用钥匙(2把)、安装图纸一张。这里要注意,如果你在线上渠道购买产品,事先一定拍下自己的门框和锁体造型一并发给客服,并确定开门的方向,以免配发的锁体不兼容。

再来说下锁体的事,360智能门锁K1采用B级纯铜锁芯和奥氏体304不锈钢C级锁体,支持防撬锁及暴力开锁安全功能。采用双排符合曲线槽专利钥匙,公安部给出的数据是270分钟内无法通过技术开启。由于官方提供免费安装服务,因此省略安装步骤,直接进入使用环节吧。

再来说下锁体的事,360智能门锁K1采用B级纯铜锁芯和奥氏体304不锈钢C级锁体,支持防撬锁及暴力开锁安全功能。采用双排符合曲线槽专利钥匙,公安部给出的数据是270分钟内无法通过技术开启。由于官方提供免费安装服务,因此省略安装步骤,直接进入使用环节吧。

小编示范的小区是北京某知名高档小区,业主有非常高的安全防范意识。这里要说一下,360智能门锁K1适用于常规防盗门、木门和别墅双开门等门体,但不适合铁门。同时360智能门锁在全国覆盖了3000+服务网点,提前预约后,专业安装师傅会免费上门安装调试。

安装之后,360智能门锁K1与木质花纹的门体非常契合,显得比较高档。门锁也支持防撬报警功能,一旦被小偷暴力拆卸,立刻会响起报警铃声,搭配智能网关配件,手机也会及时收到“家中异常”的报警信息,做到100%安全无死角。

在指纹解锁方面,360智能门锁K1采用了瑞典FPC活体指纹采集芯片,搭载先进生物识别技术,可以高精度识别指纹。并且由于指纹模块设计在把手一端,与用户正常开门的手持状态一致,因此可以实现“无感知解锁”的全新体验。

最令人欣喜的是,360智能门锁K1还采用了AI深度学习技术,可识别已录入指纹的变化,比如小孩指纹的成长,老人指纹的磨损等,均不会影响指纹识别的灵敏度,这比绝大多数指纹门锁要更强大。

正常情况下,360智能门锁K1支持“毫秒级”的指纹解锁体验。同时,360智能门锁K1还支持防克隆指纹功能,不法分子无法通过“指膜”进行门锁,极大的提高了指纹锁的安全系数。

接下来测试数字解锁,为了防止熊孩子“瞎折腾”,360智能门锁K1的数字键区平时是隐藏状态。当用户使用数字键盘解锁的时候,只需要稍稍滑动触碰数字键盘,随即数字键盘就会长亮。当然,这个键盘区域也采用了真空镀疏油层,防止指纹残留被小偷“破解”,同时也支持虚位密码(最大支持32位)的输入方式,输入时只要穿插着正确的数字密码就能解锁。

360智能门锁K1还可以通过App远程查看门锁状态。机身内置的四组数字传感器,可以灵敏感知门的开关、上锁状态,并精准记录门锁的历史开关时间,让年长的父母不在困扰于“我刚刚锁了门吗?”这样的顾虑。更厉害的是,360智能门锁K1还能配合智能网关配件,实现“家人安全到家”的主动式推送提醒。

与绝大多数家电巨头和传统锁厂“造智能锁”不同,360本身是一家互联网软件公司,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安全信息技术。360智能门锁K1可搭配智能网关实现远程授权开门操作,避免亲朋好友站在门外等候的尴尬,密码半小时后会失效,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最后,小编在今年先后评测过8款智能门锁,客观的说,360智能门锁K1是性价比最高的一款。一方面,首发期间1699元包安装的价格并不昂贵,每一个中国老百姓都能消费的起。另一方面,360智能门锁K1依托于360 IoT生态守护计划的白帽子黑客破解测试,以及安全实验室的严格检测,降低了黑客、病毒的入侵风险,有效预防克隆指纹ID、伪造密码指令等隐患,安全系数比绝大多数智能门锁都要更高。综合来看,360智能门锁K1是1K5-2K价位的不二之选,值得各位重点考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