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微信上不能设置在线状态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或许以下这种现象在大家,尤其是上班族的生活中出现过几次:请了年假之后,自己或单位同事往往会顺便在自己的微信昵称旁边,标注上「请假中」的字样,同时还会在几百年都不更新一次的微信签名中写下「最近休假中,有急事请致电,如造成不便,敬请见谅!」

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希望借助微信这样一款几乎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无缝连接的社交工具,在第一时间把自己的动态发布出来,好让诸如请年假等的一些对商务互动十分关键的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最为广阔的传播,最大限度降低大规模人际传播的沟通成本。

在微信尚未在工作与生活的沟通场景之间划分出清晰的分野的情况下,微信的场景定位其实一定程度上是繁杂并模糊的。我们在微信页面上,不论是手机还是 PC,在联系人列表中能够一眼获得的信息无非是微信名 / 备注名以及针对最近一条对话的摘要提示,平心而论,以上提到的这些信息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僵硬的,不够鲜活的,微信名抑或是备注名无非是一个让我们识别好友的文字符号,这是不由我们控制的与参与的,而最近一条对话的摘要提示则更是已然过期并逻辑封闭的信息,显然是很难达到对社交场域的实时介入。总而言之,在我们浏览联系人列表,抑或者是准备开启新对话时,由于这些行为其实是需要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圈与社交线接轨的,直接导致了封闭僵化的信息并不能很好的起到「社交润滑剂」的功能。

社交主导权

说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在 QQ 面板上我们可以自己选择现在的状态,可以是在线,可以是隐身,可以是忙碌,也可以是离开;我们还可以自由设计自己的资料面板,可以隐藏一些点亮的应用图标,可以给自己选择一些个性标签,更可以自己写一段滔滔或者说说,让好友直接从联系人列表就能了解自己的近期动态。

对于这些功能设定,我比较倾向于把它们称为「社交主导权」这些功能在高度虚拟的社交网络之中,为我们划出了一片与现实时间线接轨的线索,刨除一些功利因素,我们可以说在 QQ 上,每个人对于好友的理解、认识、掌握是要一定程度上高于微信的,纵然个人资料页上,很多的信息可能被模糊处理,或者干脆直接就对好友不可见了,但是这些反映真实生活场景的细节,却可以被这些功能最大限度的还原。

如果说,QQ 上面的状态栏需要用户主动去选择才会生效的,无法排除一些不被启用的状况,那么诸如显示自己正在 QQ 音乐中听的音乐,显示自己当前的网络制式,以及显示当前是否具备摄像头功能,这些都是默认开启的,在用户不主动干预的情况下,这些功能是可以覆盖几乎全部用户的。当然,很多人并不会在日常使用中关照到这些小细节。

由此可见,这些可以更好的帮我们增加虚拟网络中的现实感知的功能,在 QQ 时代是被大力的推崇的,同时也是比较完善,可是,为什么这些功能没能迁移到微信上来?究竟这些功能的存在对于不同时代的社交行为来说意味着什么?

QQ——虚实之间乌托邦式社交体验的塑造者

每当我们谈论到 QQ 与微信的优劣异同时,绕不过去的大前提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QQ 是 PC 的标配,而微信则是智能手机的标配,两者的应用载体截然不同,这是我们首先应当明确的。「笔者注:虽然微信电脑版已经事实上成为了职场社交的一大标配,但考虑到场景的典型性,以及便于展开讨论,这里我们只考虑微信在手机端运行的情况。」

在 PC 时代,即使社交的概念还没有完全成熟,不可否认,诸如 QQ 空间、说说、QQ 秀等元素,已经将社交的基质注入进 QQ 的产品内核之中,这些社交基质让 QQ 即时通讯工具的形象定位更加鲜活,更加稳固,与此同时,作为整合社交应用与通讯工具两大产品属性的载体,PC 平台塑造出长时间、高注意力、实时无缝切换等团块化的行为特质,这意味着围绕着 QQ 所催生出的社交与通讯需求,会从开机贯穿至关机,相关公开数据表明,2008 年 QQ 的人均在线时长达到了 6 小时。

这就导致了 QQ 的存在感会因为随时可调出的操作面板,好友上线时的铃声,以及时不时出现的抖动窗口等,得到常驻式,寡头化的彰显,一定意义上,这种触手可及的陪伴让 QQ 承载了一部分超越了社交与通讯范畴的功能。

正是由于几乎是全天候,多场景的注意力叠加,使得 QQ 这样一款可以说是真正用互联网方式重新定义了人际交往的应用,或许是在「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的激励之下,自觉蜕变为了人际之间相互窥探的网络窗口。在堪称开创性的底层设计上,QQ 总是希望能够通过更加完善,更加人性化的功能,将现实语境下的人际交往,最无损的嵌套进互联网的组织架构之中,希望借助互联网这一新兴的「设计语言」采用最充分关照现实的表达手法,给早期的互联网用户呈现一幅现实人际交往的复刻蓝图,鼓励他们打消疑惑,放下戒备,成为这一伟大的「互联网社交改造工程」的实际参与者,亲身体验互联网社交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所营造出的近乎乌托邦式的光怪陆离。在这些早期用户的窥探欲在互联网跨次元语境下得到彻底的满足后,QQ 作为国内社交应用的先驱,也完成了转变思维,获取信任,展示优势的市场教育的使命。就这样,让用户自主设定在线、隐身、忙碌、离开的状态,个性化个人资料展示页等「社交主导权」的赋予与留存,成为了这一逻辑得以自洽的直接验证。

微信——仪式感与有效注意的双重减损

说完了与 PC 共荣共生的 QQ,反观移动互联网春风吹拂下孕育诞生的微信,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探寻前面提到的「社交主导权」缺失的原因。

还是跟谈论 QQ 时一样的思路,微信崛起的大背景是移动互联网,以及不断普及的智能手机,而提到智能手机,我们应该就马上反应出碎片化应用这个概念,这也和之前 QQ 部分提到的团块化形成对比。

对于碎片化最简单的表述无非就是一小块一小块的时间,如同碎片一般,拼凑出移动社交时代「ALWAYS ONLINE」概念深层有效注意不足的图景。

在微信上,有效的注意投放包括阅读公众号文章、群聊讨论、等待发红包等场景,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姑且认为都是浅层注意,即以知晓为第一信息需求,而非了解与熟悉。也就是说,除了阅读公众号等需要长时间驻留的场景,每天人们在微信上的行为可以用粗略浏览、简单回顾、沟通点到即止来概括。

按照麦克卢汉的媒介即内容理论,智能手机的便携、小巧、多功能等特点,使得随时随地,即刻互联成为了重塑并主宰我们社交行为的观念催化剂,真正意义上的 24 小时不关机、不断电、实时在线的实现,让智能手机俨然成为了我们身体器官的延伸,进而成为了人类这一有机体的一部分。

这种深度的交织与融合一定程度上让社交行为的外延得以无限延长,同时也使得社交这一行为本身所天然具有的仪式感被逐渐削减,一幅以移动互联网为中心的社交天网逐步裹挟了人们全部的社交行为,其模糊了线上与线下的界限,杂糅了工作与生活的分际,我们每一个社会行为都可以被这张天网社交化,进而获得通往网络空间的身份标识。

当社交行为不再像 QQ 时代那样强调社交窗口的唯一性,以及凸显社交行为的聚焦化与伴生化,伴随着仪式感的逐渐缺失,社交行为变得越来越被动,越来越趋近于机械打开、你问我答、抵抗注意力外溢的模式,从功能定位层面来说,自主设定当前状态,个性签名前置等「社交主导权」的事实缺失,正是这套仪式感缺失进而导致有效注意不足的逻辑循环的阶段性产物。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微信不允许用户自主设定在线、忙碌、离开等状态,或者在联系人列表界面前置个性签名,背后其实反映出微信一直以来克制的产品思维。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在这种克制的思维逻辑主导之下,少即是多,对于需求取精去粗,去伪存真成为了绝对真理。之所以不把 QQ 的功能原样迁移过来,正是出于让微信始终保持塑造社交场景的初心的理念追求,希望让微信始终坚守在社交这一根本要义与逻辑起点上,进而通过精选实用的功能集合,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社交体验,同时塑造浸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风尚。正是基于此,在微信的产品思维中,那些可有可无,属于锦上添花,不影响核心使用体验的功能,自然就能省则省了。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近期出现了酷似 QQ 秀的捏脸社交风潮,以及经历了几番改版更新的公众号信息流化改造,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一方面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内容生态将成为微信改造升级的重点,不排除个性签名前置等包含在内的可能;另一方面一些 QQ 时代大红大紫过的功能,依旧还存在着可供再次挖掘的价值,这些价值一旦被好好的挖掘出来,并重新加以设计打磨,很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社交风暴,甚至引领新一轮的社交变革。这些潜在的可能性,赋予了微信新的进化生机,同时也让我们不禁好奇在即将到来的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社交赛道还蕴藏着多少扇「任意门」值得我们期待与惊艳。

在社交的土壤上,不同养分滋养下的 QQ 与微信,呈现出了不尽相同的场景动机与应用逻辑,进而使得在社交的实现这一维度上,出现了交错与分叉。不论如何,这些差异并不能作为我们评价一款产品优劣的指标,任何的表层体现都是为了契合深层的运行逻辑,在这一点上,QQ 也好,微信也好,都是这样。正如上面提到的,在瞬息万变,充满生机的移动互联网之中,从来不缺变数,没有人能够定义社交的终局应该是怎样的,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对未来充满信心,在社交乃至更为广阔的互联网汪洋之中,静默等候下一波风浪的洗礼。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