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2018 年接近尾声,但智能手表这团火却越烧越旺。
国际数据公司 IDC 的调查报告显示,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今年第二季度相比去年增长 5.5%,但在成熟市场,智能手环的销量逐渐让位于更强大的智能手表。不仅仅是运动计步和心率监测,诸如 NFC 支付、音乐播放甚至 eSIM 通讯等功能正在成为热门需求,而伴随 4G 模块加入,智能手表终于要开启自身的新可能。
今年 5 月 24 日,出门问问新品发布会现场,作为创始人兼 CEO 的李志飞,带来了全球第一款双屏智能手表 TicWatch Pro,这款通过低功耗数字表盘和 OLED 智能表盘相互配合的手表,为出门问问找到了智能手表兼顾智能和续航的一条路,也因此,当发布会上虽然提到但并未当场发布的 4G 版 TicWatch Pro 宣布年末发布时,才让很多人如此期待。
在国内互联网公司中,出门问问非常特别,从很早就开始智能手表探索,2014 年推出全球首款中文智能手表操作系统 Ticwear,成为很多人智能手表的启蒙,当时拿着 Moto 360 给手表「刷机」成了不少数码爱好者的必备技能;2016 年,出门问问推出 TicWatch 2,成为全球第一款支持 GPS 和 3G 的智能手表;如今,伴随 TicWatch Pro 4G 版,智能手表将智能、网络、续航三方面结合在一起,对用户究竟会有哪些作用?4G 网络和智能手表能擦出哪些火花?对出门问问来说,未来之路又会走向何方?
带着众多问题,极客公园在 TicWatch Pro 4G 版正式发布前采访到出门问问创始人兼 CEO 李志飞、出门问问副总裁&可穿戴事业部总经理林宜立、可穿戴事业部研发总监张博,请他们聊一聊在这一次产品背后的故事和出门问问对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理解,也许从中你能找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未来之路。
解锁智能手表的最后一环
对于出门问问,或许很早就发现了智能手表独立之后的潜在价值。无论是 2016 年推出的 TicWatch 2 还是如今的 TicWatch Pro 4G,出门问问在产品上一直和其它智能可穿戴设备有不少差异,而隐藏在差异性后的众多可能,这一次借由 4G 网络的加入得以体现。
极客公园:在 4G 版本的 TicWatch Pro 上用户最值得关注的点有哪些?
林宜立:这一次我们提出了「大三双」的概念,有点像篮球里面的大三双。第一是双层屏,第二是双系统,这个在之前的 Pro 蓝牙版手表上就已经实现了,双屏双系统的好处就是用户既能享受全智能手表的强大功能和应用生态优势,同时还获得了一个叫持久模式的长续航(最长可达 30 天)的保障。这一次第三双就是「一号双终端」,就是手机、手表共享一个号码,这个手表整体通过自主研发的创新,不管在中国还是在海外都具备非常领先的意义。
同时,原来我们的小问助手你需要主动发起询问,现在小问助手升级了一个叫「小问推荐」的负一屏的卡片流,会更多地去预判和猜测了解用户的诉求,推送诸如衣食住行、天气、资讯、日程、待办还有一些 IoT 联动的功能,就是这次发的 4G 版本软件上一个新亮点。
极客公园: 4G 模块是未来可穿戴设备的一个重要方向,出门问问怎样权衡这一特性加入对产品续航的影响?
张博: 首先,4G 模块对用户来说第一影响首先想到续航。我们希望不要因为增加了 4G 而对用户的体验有比较大的损失,所以我们一号双终端的模式下,当手表跟手机在蓝牙连接的情况下,蓝牙连接距离之内 4G 模块是默认关闭的。当手机跟手表离开了这个距离之后,比方说他戴着手表出去跑步去了,这时候 4G 模块会自动开启,手机跟手表可以共享一个号码,因此不会错失掉重要的电话。这样一来,我们确保了 4G 手表无谓地牺牲续航,又能在需要的时候有一个好的体验。
极客公园:完全使用 4G 功能之后,这一次手表的续航有多大的变化?
张博:我们通过内部测试看到的情况是,如果只谈智能模式,在典型应用下手表可以支持至少两天。当 4G 全开,手表始终保持 4G 待机,用户完全不带手机,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支持 1.5 天,用户不用担心这一天下来还没结束就要去充电。
极客公园:现在手表会是否有和 TicPods Free 智能耳机的联动,打电话通过耳机加上手表就能做到?
张博:TicPods 系列其实跟手表之间可以有几个比较相关的体验,比方说像你刚才讲的打电话,这是一个类似于蓝牙耳机的体验,同时比方说在日常和运动时候,也可以听网易云音乐的音乐。
另外,当我们的手表通过 4G 去做语音搜索的时候,手表会有一些声音的反馈,这个时候会进行播报,声音通过耳机也可以听到。当你去户外运动的时候,我们的小问运动会有一个每公里播报,对身体特征播报,这些都可以通过 TicPods 耳机来听到。
极客公园:目前 4G 服务支持的有哪些运营商?
张博:目前移动和联通这两家运营商支持一号双终端业务。但每一家下面都会分苹果手机和安卓手机,出门问问 TicWatch Pro 4G 版则是全面支持。Apple Watch 现在不支持中国移动,如果你是移动用户,苹果手表目前无法开通,出门问问则是全部支持。
从智能可穿戴到出门问问的未来
在李志飞看来,未来五年非手机类智能设备增长幅度将远超手机,甚至会占据到 30% 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在这其中,语音交互无疑会是最成为最为主流的交互方式之一。从最早的语音助手出门问问开始,到如今的智能音箱、智能耳机、智能后视镜等产品,语音交互给了出门问问更大的机会,也带来了更多挑战。
极客公园:出门问问其实在 C 端尤其是智能可穿戴这方面,一直有很多经验技术积累,那么现在,问问从 2C 到 2B 上都做了哪些尝试?
李志飞:以前确实是 2C,今年我们开始一些 2B 的尝试。有几个案例可以说,比如说我们跟大众汽车的合作也是 2B 的,因为我们在做前装语音交互,接下来江淮大众车里面的前装语音交互很快就会上线,未来两三年每年可能有好几百万的前装语音交互都是我们提供。所以现在是我们提供给大众,大众卖给它的消费者,也是 2B。
另外一个例子,***远传电信,我们通过三四个月的时间,因为我们过去在 2C 的技术积累,在智能音箱以及智能音箱里面的语音助手上的积累,通过三四个月的时间给他们定制了一个***本地版的智能音箱以及智能音箱里面的语音助手。我们过去做 2C,有了非常完整的体验闭环,而不是单一的算法或者单一的技术,使得我们可以很快地把所有的竞争对手甩在后面。接下来可能也会看到别的地区或者国家,出现类似这种合作。
2B 方面,因为我们既有软硬结合的 2C 的产品,又有 AI 定制的能力,是不是可以去给第三方的企业提供这种定制版的从 AI 软件到硬件本身的一个 total-solution,这是一个我们很大的切入点,所以接下来可能还会看到比如说智能酒店或者说是养老院,或者说是医院都会涉及到定制的一些整体的解决方案,这是利用我们过去在 2C 上面积累的一个软件、硬件、AI 三位一体的能力。
我觉得我们 2B 在今年是尝试的一年,也找到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切入点,相对于市场上这些单一的算法或者是单一的硬件的那些 2B,我们是一个软硬结合,「2C 的体验,2B 的商业」是我们的一个非常独特的切入点。
极客公园:在 2B 这一块,出门问问国内现在面对的对手会有哪些?
李志飞:就单一的某一个部分都有对手,比如说语音识别肯定有一些,做智能客服的也有一些,甚至做硬件的也会有,但这种综合性的包括软件、硬件、AI 能够提供一个整体解决方案的,目前基本上是没有的。
走向更深处的语音交互
极客公园:去年的时候,智能音箱可能大家会聊得特别多,是一个很热点的一个产品,今年大家声音不是那么大了,您觉得在这一块,中国厂商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李志飞:现在厂商面临的问题是,基本上这个游戏变成了一个完全是补贴的游戏,所以可能所有希望通过硬件赚钱或者硬件不能亏钱的这种模式都成功不了,甚至连小米可能都受到很大的压力,因为它再怎么样硬件不能亏钱,所以在美国 Amazon 跟谷歌,在中国天猫跟百度,因为它的硬件完全可以亏钱来做。
这些之外的所有的厂商面临的问题就是没钱,没法去补贴,最终的结果就导致两个事情,一个就是 2B,就是刚才说的比如一个酒店集团或者说是一个养老保险的,它也希望提供智能音箱这种载体跟用户可以使用。这个我觉得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因为智能音箱对整个市场的教育,使得很多没有想过的人都有机会,包括一些传统行业。
另一个就是国际化,就是比如说我们刚才说的,就是包括在新加坡、在澳大利亚或者北欧的这些国家,其实谷歌或者是 BAT 都顾不上,但是本地的经济水平是很发达的,然后本地运营商都有一些定制的需求,这时我们刚好有整套的技术,其实可以去跟他们合作,来做智能音箱的整体解决方案的定制跟本地化。
极客公园:出门问问现在不但有智能手表,有智能音箱,有耳机,也有后视镜,从语音交互出发走到这一步,如今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接下来要往哪个方向去走?
李志飞:我觉得可能过去这几年,更多的是广度优先的搜索,比如说过去是语音交互为核心的软硬结合的产品,在各个场景的尝试,所以是一个广度优先的方式。我们也试过有些东西是不成功的,比如说车载后装这种形式,可能很难做下去,包括智能音箱,现在 2C 的方向可能就很难做下去,所以要做以 AI 为核心的软硬结合的广度搜索。
接下来,我们可能每一个领域都要做一个深度的搜索,比如说车载,现在我们认为是比较好的一个布局,跟大众汽车的合作,可能在接下来的两三年你就会看到我们在车载前装语音交互上的进展,而且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玩家,这个壁垒是非常高的。
智能手表我觉得也非常成功,尤其是智能手表跟智能无线耳机的协同,在可穿戴的设备上能够互相协同,像《HER》一样能够语音交互,这个我们是非常强的,明年可能你会看到耳机的一些新品,语音交互都会做得很好。然后智能家居、智能音箱可能更多是 2B 的场景。
总结一下,我们过去是广度搜索,在每一个区域,我们形成比较清晰的打法,接下来只是要把它深化,比如渠道更精细、产品体验做更好、成本做得更有竞争力,这些是问问要走的未来。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