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课程是否有可能进入到大学变成常规课程

vr|ar|虚拟现实

167人已加入

描述

由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中国高校科技》杂志社、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虚拟现实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知感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一期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与教学资源课程体系建设培训班” (暨第六届虚拟现实与教育应用集训班)在北京隆重召开。

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虚拟现实应用技术的重要性,本次培训还得到了北京城市建设与管理职教集团城市信息技术专委会大力支持。此举说明了虚拟现实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今天ARC采访到了此次培训的承办企业北京知感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级策划经理张震,下面一起和张经理聊聊他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

ARC:你们公司刚刚承办了“第六届虚拟现实与教育应用集训班”,能给我们讲讲培训班的大概情况吗?

张震:这次培训班着眼于教育部新增设的《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建设,为已经开展了虚拟现实相关教学项目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分享教学经验和学科课程设计的机会。参会者多来自于计算机、艺术设计、媒体等专业,并对在自己本校开展《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有意向。 

ARC:这个培训主要是针对一些怎样的人群?

张震:各院校电子信息、信息工程、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新媒体、动漫设计、建筑工程、机电工程、智能制造等主管教学院长、副院长、主任、副主任以及教务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科研及实验室工作的相关主管领导、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教师发展中心等教学服务管理工作者。这次参会教师以一线青年教师为主,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ARC:培训主要以什么方式,经过培训之后有哪些技能上的提升?

张震:本次培训主要以课堂式现场授课为基础,培训内容围绕: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人才培养、VR与教育应用、虚拟现实课程案例式教学方法、VR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虚拟现实设计类核心课程体系建设、VR教学资源创作、课件内容案例实操这些方面为主题。经培训后来自各大院校的教师对《虚拟现实应用技术》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校企合作方面的认识有了极大的提高,并且在现场对接了一些资源,有助于返校后摸索开展相关专业建设。培训后经过考试,合格后授予由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认证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VR开发工程师”教师培训证书,并将信息纳入到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人才数据库。

vr

ARC:今年是第六届了,那从第一届到现在,虚拟现实在不断被探索,那在培训班的学员及课程等方面有什么变化吗?

张震:针对于《虚拟现实应用技术》的培训这次还是第一届,之前的几届主要是以VR技术介绍和VR内容制作实操为主。在之前的几届,参会的老师来自于计算机、艺术、建筑、机械、汽车、园林等不同专业,参加会议是为了学校拥抱VR技术做准备,并学习将其应用于教学中的方式和方法;而本届培训更偏重于有计算机背景的教师,不再强调虚拟现实在不同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而是深入探讨虚拟现实专业怎么建设。

在这几届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教师对虚拟现实技术的了解日益增强:从第一届教师对此技术一无所知,到现在很多VR项目已经在院校中开花结果。在这一路上走来,知感深感师资培训对VR技术的普及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方式。

ARC:你们已经有很多跟高校合作的案例了,那VR课程是否有可能进入到大学变成常规课程?

张震:首先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已经被教育部批复,预计从2019年开始各地高校开始全面展开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申请,培养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学生。VR课程在高校和职业院校中开展的方式可能不尽相同:在高校以底层技术研发为主,探索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和软硬件平台的优化;而在职业院校则以上层应用技能为主,围绕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开发。尽管目前我们已经看到有大批落地的VR项目,但是抛开技术和设备不谈,在师资上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这个过程中引入社会和企业师资我认为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ARC:公司长期专注于VR教育,能分享一下你们在教育上的经验吗?

张震:在纵向业务上,知感在VR教育上围绕创作工具、系统平台、虚拟现实终端、教学资源库四大模块进行布局,并针对每个模块自主研发了创视界XR云编辑器(VR版的PPT),感视界云平台(教学资源管理),CAVE沉浸式洞穴和全息桌,并联合产业链上游建立了横跨不同专业的VR教学资源库。以这种方式打通了在VR教学过程中的课件创作、课件管理、课件呈现三大环节,为没有计算机背景的专业教师提供了简单易用的VR教学解决方案。

在横向扩展上,知感不断引入行业内的优秀产品,如数据手套、大空间动捕、混合现实头显、5G云渲染平台等,从底层适配,并寻找这些技术与教育结合的应用场景,不断创新,探索未来的VR教育形态。

除此之外,知感还在积极开展教学资源和技术共享的活动,如校企合作、师资培训,技能大赛支持,并且探索校内教学资源共享与市场化的可能性,激发学生和教师本身的创造力与积极性。

在VR教育上,知感一直是未来的探路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