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将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

工业控制

1219人已加入

描述

  到中压开关柜,不得不说施耐德电气。

  近年来,中国中压市场整体庞大,发展较平稳。施耐德电气在中压市场份额也是非常可观。“在中国,施耐德电气研发的中压产品已经占据相当大的市场。”施耐德电气能源事业部战略和市场部战略经理钟莲夏表示。

  今年12月,施耐德电气又一中压开关柜GMA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在施耐德开关(苏州)有限公司诞生。该产品可为轨道交通、石油化工、商业建筑、工厂等大型用电等对电力保证要求较高的行业带来安全可靠的智能化中压配电保护,全面契合行业用户的技术要求与使用习惯,进一步拓宽行业应用,助力电网数字化转型。那么,GMA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与以往的产品有何不同?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市场的优势是什么?

  GMA与众不同

  随着电力需求迅速提升,各行各业对于电力的可靠、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要求配电设备更安全可靠、操作维护更方便,并朝着小型化、智能化、免维护、全工况等新标准发展。其中,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需求量也在日趋增长,在市场上得以迅速地推广与应用。

  GMA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作为施耐德电气绝缘开关设备的新坐标,GMA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不仅参数上有了大幅提升,结构及拼接方案也进行了创新设计。“与以往产品相比,GMA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运维效率的提升非常大。”钟莲夏表示。“客户关键的需求就是稳定、可靠、供电连续性。当客户需求不断升级,我们用更好的数字化方式,帮客户解决运维成本。”

  据北极星电力网了解到,GMA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相比上一代产品额定电流从630A提升至1250A,具有工艺成熟、性能可靠、操作便捷、部署灵活、智能化等特点,可满足用户日趋复杂的行业应用需求。GMA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提供了适用的解决方案:

  首先,安全可靠。GMA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可实现高水准电气性能和安全升级,可靠确保内部燃弧故障下的人员安全。全气体绝缘技术可有效避免污秽、配电室进水可能导致的主回路故障,独特的零表压开断技术可确保在故障情况下运维人员的安全撤出。另外,完全满足五防联锁要求,每台设备气体压力可视,并可选择上传压力信号,降低气体泄漏风险。

  其次,灵活易用。GMA气体绝缘开关设备设计简单紧凑、节省空间。同时,该产品与传统气体检测不同,采用了完善的气体压力检测技术,可安装套管式CT、减少了二次接线,使操作运维便捷、符合电网用户的使用习惯,节省人力成本;顶部固体母线扩展的并柜方式也为现场的并柜提供了便捷,当客户拓展时,只需把柜子拼柜并在顶部做连接就可以很好的去拓展。

  最后,操作便捷。现在施耐德电气针对特定的电压等级需求,无论是断路器柜,还是母联柜,还是计量柜,可以更多的选择更好的匹配客户的需求。不难发现,GMA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方案十分齐全,可配备各类综合保护装置,施耐德电气根据各行各业的特点,充分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最大化的体现自身价值。

  打造本土化优势

  GMA的尺寸设计是最为核心的一点。据北极星电力网了解,GMA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占地尺寸较以往产品缩小很多。然而,钟莲夏认为,中国客户的需求不仅仅在于精确度,客户对于产品的互联互通性能和效益最大化也是非常关心的。

  “其实不光是GMA产品,在施耐德电气的中压产品里面,我们致力于ChinaForChina——在中国,为中国。这也说明了施耐德电气在进中国整整31年的时间内,一直秉承的一件事情是客户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就在当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并且我们的生产造福于整个本土市场。”钟莲夏表示。由此看出,中国本土化对于施耐德电气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二大市场,随着我国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分布式能源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能源生产中,当各种能源在整个新增的容量占比越来越大时,市场对于运维技术的需求就会提高。因此,数字化技术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殊不知,施耐德电气早就看到了这个重要契机,2016年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全面推出新一代EcoStruxure架构,基于互联互通设备、边缘计算及分析与服务的应用,能够给客户提供一整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那么,具体到GMA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已经运用数字化技术,比如压力检测。据钟莲夏介绍:“过去这个动作是机械性的,现在可实现远端检测。这种改进是针对信息的利用,收集提取信息后,通过千里眼顾问等管控中心分析设备状态以及寿命周期,并在需要时做出预警,这样的信息就可提供一个更加数字化的解决方案。”

  整体来说,不管是整个公司还是中压部分,施耐德电气都处于稳健的发展阶段。作为中压配电领域的领跑者,施耐德电气始终深耕细分市场,通过技术创新的手段巩固领导者地位。钟莲夏进一步强调:“未来,我们希望继续推动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与数字化进程,也进一步增强大家对于施耐德电气的认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