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物联网平台,是2017年物联网产业最火的名词。到了2018年,这一名词的热度锐减,物联网也随之降温。但概念降温是表面现象,发展一直都在继续。平台依然存在,只是形态各异,有PaaS,有SaaS;作用不同,有解决基础连接问题,有解决应用开发问题,有解决应用服务问题。同时,尤其PaaS平台,和应用开发类SaaS平台,深刻认识到:物联网平台来自于方案演化,而非凭空设想。而这一点,机智云早已验证了10年。
先触云后接物,从离散到聚焦 |
机智云,全球领先的智能硬件自助开发(PaaS)及云服务(SaaS)平台,英文GizWits,顾名思义Giz(mo)设备Wits智慧,是广州杰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升科技)推出的高度自助化物联网开发平台,或者说智能硬件开发平台。不过公司已于2016年4月正式更名为“广州机智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智云)”,实现了品牌与公司名称的融合,同时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定位。
先说更名前的机智云——杰升科技,由黄灼2005年在美国纽约创立(美国注册名“Xtreme Programming Group”)。作为中国较早一批留学美国并完成计算机专业学习、服务世界500强企业技术部门,并成功创立全美最大的云打印服务公司的互联网早期从业人员,黄灼比较早的接触到亚马逊的EC2云存储技术,同时发现很多美国企业,都对弹性云计算技术有需求。恰巧,黄灼的中学同学,机智云现任CTO刘琰从IBM离职。两人便合计着组建一个团队,专门从事弹性云计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主要服务美国的科技企业。
随着口碑相传带来的业务不断扩大,中国市场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于是黄灼带着美国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和创新精神,将机智云转入国内运营,所有业务都是围绕着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而开展,比如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搜索引擎等。在此期间,黄灼和他的团队逐渐感觉到,太过离散的,或者说项目型的业务很难让一家企业在某个领域达到领先的状态。
时至2010年,机智云受到苹果MFi(Made for iPhone/iPad/iPod) 计划负责团队的邀请,授权机智云以软件开发商的名义成为苹果认证MFi成员,为MFi智能硬件产品提供App解决方案及技术支持,全球第一款登陆苹果官方商店的iPhone遥控玩具汽车的软件部分就是机智云开的。正是这个过程,让黄灼发现云计算和实物结合起来会产生一些化学反应,并意识到原来多年的技术积累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力。“那时候还没有智能硬件这种说法,包括在苹果生态里面,”黄灼说,“我们也没敢想自己是在做物联网,只是说怎样把手机、互联网和硬件结合起来。”黄灼和他的团队潜意识里觉得,这个方向是一片蓝海,虽然自己只有小十几个人的团队,但是顿感“几年的技术积累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因此,机智云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用云技术改变传统硬件”这个领域,开始了一次全面转型。
在2011、2012年的时候,由于当时的产业环境,机智云主要提供的业务是软硬结合的App开发服务,支持的蓝牙设备比较多,比如基于蓝牙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等,不过那时候还不叫手环,叫计步器,还有血压计、玩具,以及一些音频设备等。
机智云创始团队(从左到右):
总经理黄锡雄、CEO黄灼、CTO刘琰
机智云2011年支持的智能血压计
2013年,机智云正式推出提供一站式物联网开发和运维服务的“机智云1.0”,成为国内第一个专注于智能硬件的云平台。当时,主要是给国内外的大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
从定制化到自助化,破茧成蝶 |
然后就要说到2014年。在过去几年中,能载入中国物联网史册的年份,一个是2009年,另一个就是2014年。2009年被称为物联网概念的元年。2014年,因为传感器、无线连接方式和云计算的飞跃发展,物联网的入口——智能硬件的爆发,让物联网从概念走向落地,从空中走到地面。其实以前我曾经质疑云计算三层架构中PaaS层的作用,不过在这一年之后,我便深刻感受到了它的力量。
2014年9月19日,机智云2.0在北京发布。与1.0的最大不同在于,机智云从一个提供定制化服务的云平台,转变成一个提供自助化服务的云平台。也就是说,硬件开发者们,可以使用机智云平台提供的技术工具,自助式地搭建智能硬件产品。对于机智云来讲,2010年只是方向上的改变,业务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地改变,但是2014年却是本质上的飞跃,机智云可以称之为真正的平台了。此后自助化便成为机智云的一大特色。
在那次发布会上,机智云同时还发布了全球第一块包含了:集成MCU、传感器和Wi-Fi模块的嵌入式开发板,开源的APP/微信设备端,可开发的云端等的完整物联网开源开发套件GoKit1.0,首次提出“为智能硬件而生”的口号,启动了物联网技术普及的开源计划。
GoKit1.0
但这已经不是机智云的第一次开源技术了,此前8月,机智云已经在蓝牙亚洲大会上发布了BLE 4.0 开源SDK,并且在大会结束一周后,国际蓝牙协会SIG经过评估,决议将机智云开源的这款BLE SDK作为官方推荐软件资源,推向全球的BLE设备开发商。鉴于SIG较少与外界沟通,这其实是它第一次推荐第三方的蓝牙技术。中国研发团队能越来越多的参与国际标准的补充以及更进一步的制定,也是“中国技术”话语权不断增强的一个过程。这对机智云是一个很大的鼓舞,也为机智云平台化的步伐增加了基础和信心。
也是在这一年,机智云决定引入资本迅速扩大规模,获得了经纬中国的投资。黄灼在交流中说,他觉得自己找对了第一个投资人。“当时找我们的有互联网公司,也有芯片原厂,但是最终我们接受了经纬中国的投资。经纬中国是一个对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的运营有深刻理解的投资机构,他们会将互联网时代的运营经验跟我们分享,我们也逐渐成为一家用互联网思维运营物联网平台的公司。”
或许这也是机智云能够从众多物联网解决方案公司中脱颖而出的一个原因吧。因为从物联网概念提出到现在,很多所谓的物联网公司依然在提供项目型,或者说定制化解决方案服务,不能算作真正的物联网企业。这其实也是阻碍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机智云提供的自助开发平台,帮助来自不同厂家的智能硬件都可以快速接入互联网,为硬件设备在云端提供了实现更多功能和服务的基础,并在硬件数据的挖掘上发挥着巨大作用。
2015年9月19日,机智云发布了智能硬件自助开发(PaaS)和云服务(SaaS)平台机智云3.0,在原有机智云2.0的基础上增强了多个功能,包括:定向远程升级、规则引擎、消息推送、设备自动化操作、设备联动、企业API、用户自定义统计分析、2G/3G产品支持和多种数据输出接口等,并提出了硬件生态圈的理念。同时对外公布,截至2015年9月,不到一年时间,机智云平台上的开发者超过一万人,自主对接项目达到九千多个,支持的设备有330多万台,每天上下行的指令超过两万条。2016年3月的采访中,黄灼透露,机智云平台上的开发者已达数万人,项目达2万多个。支持的设备超过400万台。据他们统计,在机智云的平台上,一个产品从提交想法,到开发出原型,平均时间仅需11天。
机智云CEO黄灼在“机智云2.0”发布会上
“虽然说还不能给客户一个可以量产的产品,但是至少它可以帮客户走过最艰难的研发阶段,能够帮客户完成从0到1,或者是0到0.1的过程,大大缩短研其发周期和成本投入。比如判定项目的可行性,给目标消费者演示,给投资人演示等,在短短11天就可以实现把想法变成产品,”黄灼说,“物联网定义下的产品形态颇多,怎样靠一家公司的力量去解决如此多的可能性,我们只能尽量把自己的产品做成标准化,或者说把众多硬件产品智能化过程中共性的部分做成标准化,然后提供可以二次开发的工具,让开发者可以既满足智能硬件共性的需求,又可以根据自身产品需求实现差异化开发。”
下一站,从平台到生态圈 |
商业模式得到验证后,就会呈现几何级增长,经过2014、2015两年的快速发展,机智云在物联网云服务领域的地位可谓大势已定。说到企业愿景,黄灼表示“首先还是成为物联网领域,云计算平台的主要贡献者。”不过机智云也会根据自己所理解的物联网演化过程,实时调整自己的发展路径。黄灼认为硬件企业从不联网到联网,一直到整个商业模式的改变都有着不同的进化阶段,企业“物联网化”进阶可以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具备了基础的传感器;第二阶段:可连接阶段,通过各种联网模块将硬件接入互联网;第三阶段:可服务阶段,通过设备数据统计分析,将厂家服务前置;第四阶段:智能化阶段,设备通过自我学习记录用户使用习惯从而更好地提供服务;第五阶段:供应链优化,有效整合上下游产业链;第六阶段:商业模式创新,设备及服务最优化、差异化。
在第一个阶段,机智云主要是让设备实现联网功能,“用Wi-Fi、BLE、Zigbee等技术,帮助客户的产品实现联网、通讯的功能。”2016年开始,机智云应该说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开始为客户提供设备管理、生产管理、经销商管理等运营方面的服务,包括与企业内部各种办公系统的对接等。“我们要开始把客户企业内部的运营管理系统,与他们的智能硬件深度结合起来,利用真实的、实时的数据引导企业的运营。”这或许也是2015年机智云3.0的发布会上,所提到的生态圈概念的一部分。定稿前,机智云又发来信息说他们的云服务不再局限于完全2C的设备智能化,已经拓展到企业级设备管理的领域。
机智云CEO黄灼在“机智云3.0”发布会上介绍机智云发展历程
“其实未来我们希望,基于机智云的平台打造一个物联网生态圈。这个生态圈的底层是我们提供的各种标准模块;再上一层是方案开发者,他们可以基于机智云的标准化模块,开发出各种智能硬件解决方案,比如智能水杯、智能冰箱、智能保险柜等,以及与企业管理系统互联互通的解决方案。开发完以后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方案展示在我们的平台上,可以出售给硬件厂商,”黄灼描述着他的设想。
虽然按照机智云的理解,商业模式的变革会发生在物联网的第六个阶段,但是一些新型商业模式已经出现苗头。“我们有一个做电动牙刷的客户,原来就是卖牙刷,赚牙刷头的利润。后来他们找到我们,问能不能把这个电动牙刷做成智能化的,可以采集刷牙人的数据,然后他们可以跟从事牙齿相关的医疗或者保健机构进行合作,为这些机构提供数据服务,让这些医疗或者保健机构为用户提供健康服务,让牙刷变成一个消费者与牙医交互的入口,这样他们的牙刷就可以免费了。”
同时,机智云的平台上也推出了一个叫GSMS的分销系统。“把用户的使用行为变成积分,用户可以使用这些积分,在机智云为客户提供的商城里置换一些服务或者产品,”黄灼说这已经是机智云的成熟产品,“就像那家做牙刷的企业,把用户的使用行为变成一种价值,用户可以免费试用一些产品,获得一些服务。”
在商用领域,也已经有类似的商业模式革新案例。“我们有个客户是做工业缝纫机,一年服务几万家的制衣作坊,都是用同一个款式的工业缝纫机,这个缝纫机厂商觉得如果拿到缝纫机工作的数据,可以让这些制衣厂形成一种协同效益。比如说根据缝纫机采集回来的数据,他发现某个制衣厂的产能不足,同时另外一个制衣厂的产能过剩,他可以帮助这两家制衣厂进行产能分配。产能不足的工厂,可以按时完成订单;产能过剩的工厂,闲置生产力得到了利用。这种可以说是供应链的重新调整,在原来非数字化的情况下,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现在有了实现的基础和可能。”
机智云的自我定位是物联网产业的催化剂,核心是帮助传统企业,以及一些新创企业,去享受物联网带来的价值。而机智云平台上提供的软件模块、硬件开发工具等,是这些价值的释放通道。黄灼笑言这虽然看起来很不起眼,只是让设备智能化,但是它引申出来的,可能是整个商业模式的改变。
4年艰难换来用户的简单体验 |
今天看来,机智云起码获得了阶段性成功:数以万计的稀缺智能硬件开发者,在机智云的平台上,可以用短暂的11天搭建出一个智能硬件产品。可以说机智云为开发者带来了“极致简单的用户体验”。不过用户端有多简单,后台就有多复杂;后台有多复杂,成就它就有多艰难。所以在“用户简单”的背后,是机智云团队攻克的一个又一个艰辛与困难。
比如2010年的转型,黄灼觉得这是对企业的一次巨大挑战。因为当时机智云已经成立了四五年,经营状况一直比较健康,有稳定利润。但是选择转型后,砍掉了原来的很多高收入业务,把早年公司的所有收入全部投入到机智云平台的研发上,聚焦在这件事情上,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压力就接踵而至了。
广东艾沃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反渗透净水器
中科润蓝环保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空气净化器
首先是资金压力。黄灼回忆说,一度公司账上的资金只能再撑两个月,虽然还没有到开不出工资的地步,但是对于团队里每个人,以及家庭的压力都很大。“当时我曾问我太太,比起我这样连续创业,你是否觉得我在大企业里面找一个工作更好?会让你更放心?她说那样你会开心吗?我就说我可能不会很开心。”“并且那个时候,我们曾经找了很多的投资人,但是太早,我们的故事人家不明白。”不过黄灼说,自己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还比较强,机智云已经是他的第三次创业,以前也遇到过公司倒闭的状况,“算是已经锻炼出来了”。
其次,技术也有一个成熟的过程。“早期我们平台还不是那么成熟时,提供的技术只能满足客户当时的需求,给一些客户带来的后遗症,到现在我们还要去解决,比如帮他们免费升级,解决一些后续运营的问题等。做硬件与做软件完全不一样。比如一个软件公司只为硬件企业提供APP的开发,如果遇到问题,花一个晚上把APP升级一下,把Bug补上就可以了。但是涉及到要将软件嵌入到硬件设备中,出现问题不只是升级一下这么简单了,还会受制于传感器、通信技术和很多软件的因素。去年行业里就出的一件事,有一个智能家居硬件平台,它的软件因为有一个安全认证过期了,设备就没有办法与服务器连接,没办法更新,近十万台设备瞬间变成了砖头,曾经融资过亿美金的一家企业,就因为这件事濒临倒闭。而机智云的平台上有数以百万级的设备,跟着我们从1.0升级到2.0,再到3.0,会出现一些问题,还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更多需求要满足,我们就要凭借技术经验不断去解决。我们还不断给客户提供新的技术服务,比如我们现在帮助ToB的客户解决存量市场的资产管理问题,使用一个很小的低成本智能设备就可以帮助客户将已投放市场的设备实现智能化管理,又比如我们给一些健康穿戴类客户提供运动算法,可以识别用户在做什么运动,消失多少热量,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健康情况。”说到这些,黄灼感概到,“所有做智能硬件的都是一个内心很坚强的团队,因为比起软件来,硬件的开发难太多了,这里也要特别感谢早期选择和一直支持我们的合作伙伴”。
虽然在2017年物联网平台的风口上,机智云没有再次大火,但是2018年的第三季度实现盈利。或许作为最早涉足物联网的企业,今天所关注的已经是如何在健康地状态下走的更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