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和百度成AI语音助手国内赢家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苹果于2010年收购Siri,并在次年iPhone4s搭载Siri语音助手推向市场,至此,智能语音助手引发科技巨头们关注,到如今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巨头都拥有自己的语音助手。以语音交互来撬开万物互联大门,也成为近年来最大风口之一,只因Siri智商一只备受诟病,让谷歌和亚马逊后来居上。

全球三强

在全球市场,亚马逊Alexa无处不在,得益于其系列智能音箱进入了千万家庭,累计出货量超过5000万台,在2018年第三季度亚马逊占有全球31%智能音箱市场份额。此外,亚马逊语音开放策略,在全球拥有数十万开发者,Amazon Alexa技能超过5.6万个,且全球各主要硬件厂商纷纷嵌入或兼容亚马逊AI助手,已接入超过2万种设备,应用场景覆盖人们生活方方面面,从数字管家,到操控智能家居设备,使得亚马逊AI助手无所不能。

谷歌紧随亚马逊,在全球市场份额达29.8%,且增速迅猛,同时,为提高竞争力也推出一款带屏幕的Google Home Hub智能音箱,配置一块7英寸的显示屏幕,与使用者实现更好的交互和操控智能家居。

谷歌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受益于Google Assistan人工智能助手,AI助手作为智能生态核心的一部分,以此抢占智能家庭入口,并让AI助手无处不在,两家巨头竞争也日益白热化,甚至亚马逊平台停售谷歌旗下智能家居相关产品,以封杀方式抵挡谷歌强势进攻。

亚马逊和谷歌针锋相对之际,苹果也推出一款搭载Siri语音助手的HomePod智能音箱,不过因售价太高,并没有给竞争对手市场造成冲击力。价格作为智能音箱竞争因素,但背后核心支撑在于语音技术和生态体系,显然,苹果落后于亚马逊和谷歌。

值得庆幸的是,Siri近年来智商得到了大幅上升,2018年Loup Ventures对全球四大AI助手进行了测试,谷歌Google Assistant夺冠,苹果Siri进步最快。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指出,苹果为了提升Siri能力,在过去几年中,收购了多家包括VocalIQ和Novauris语音技术公司,确保在亚马逊和谷歌竞争,Siri语音助手不被边缘化。

与此同时,苹果任命John Giannandrea为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战略部门副总裁,将机器学习技术紧密集成到苹果产品中并不断加以改进,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自然化的交互方式。伴随Siri不断提升,势必对亚马逊和谷歌造成压力。苹果凭借全球十亿级的果粉,欲让Siri成为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助手。

国内智能语音群雄逐鹿

国内智能语音玩家中,深耕多年的科大讯飞在过去几年备受追捧,作为国内智能语音技术龙头企业,不过当BAT、小米等众多巨头相继进入语音市场,以及云知声、思必驰等中围绕智能语音的创新企业,行业呈现出群雄逐鹿的竞争格局。

经过2018年激烈争夺中,市场主要集中在小米和百度两家巨头手中,其中雷军在微博中秀出一组数据,小爱同学的激活设备数已经超过了一亿台。他在微博中写道:2018年总结会上,人工智能与云平台部副总裁崔宝秋博士说,小米内置小爱同学(智能语音助理)的激活设备数已经超过了一亿台!这是不是国内最领先的成绩?然而有意思的是百度旗下AI助手小度官微转发雷军微博并表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搭载“小度人工智能助手”的智能设备激活量已超两亿。

BAT和小米等重量级玩家在市场厮杀异常激烈,借助品牌、生态和资本等培育智能语音生态,百度对话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统DuerOS所培育的智能生态初具规模,此前披露数据显示,百度人工智能助手激活设备数破1.5亿台,月活跃设备超过3500台,且激活设备数环比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季度环比增长高达41%,如今激活设备量已突破2亿大关,增长迅猛,这种高速增长态势会持续到2019年。

在11月28日,小米透露出其IoT平台连接了1.32亿台智能设备,且AI智能助理小爱同学累计激活设备约1亿台,如今已经突破1亿大关,预示着AI生态也初具规模。在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看来,伴随小米AIoT平台进一步开放,有望加速AI融入家里更多的智能设备,各种智能设备基于小米IoT平台互通,并通过AI赋能,让寻常百姓可以享受由科技带来的智慧生活。

令人遗憾的是,当年被科大讯飞和京东寄予厚望的叮咚智能音箱,在阿里、小米和百度等进击下,叮咚智能音箱市场极其尴尬,作为在国内最早跟随亚马逊Echo这一模式厂商,并没有撬开国内智能家居大门,以及巨头价格战中,叮咚智能音箱没有赢得市场。

最后

智能家庭作为人工智能应用核心领域之一,也是百度AI技术商业落地重中一环,同时也是小米未来增长核心方向,其他巨头也在围绕智能设备攻城略地,但从百度和小米披露的数据来看,两大巨头在面向消费科技应用率先实现亿级别的突破,在国内语音争夺中,因百度和小米在2018年快速增长,成为这一年赢家之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