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分时租赁,俗称汽车共享,是以分钟或小时等为计价单位,利用移动互联网、全球定位等信息技术构架网络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自助式车辆预定、车辆取还、费用结算为主要方式的车辆租赁服务。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投资热潮兴起,分时租赁作为出行大军里的重要成员,既有人看好,也有人唱衰。我们究竟要用什么样的姿势理解分时租赁?
市场兴起
单纯从车辆租赁服务这个模式上讲,分时租赁其实并不是一个新事物,早年的神州租车、一嗨租车都属于分时租赁。如今的分时租赁和传统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能做到线下广泛分布、自提自还、大数据优化车辆调配。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技术发展,大大提升了便捷性和用户体验。其中,互联网技术进一步解决了车辆安全和运营管理等问题,大数据及充电桩等配套技术为车辆调配提供了可靠保障,而无人驾驶技术的逐渐应用给分时租赁市场更多的延展空间。
从消费者角度看,分时租赁为城市出行提供一种新的选择,相比出租车和专车等出行工具,在价格、使用灵活度方面更具有优势。同时,根据普华永道的测算,对于年平均出行里程小于5600公里的用户,分时租赁的使用成本比拥有一辆新车、二手车都低。对于这部分消费者来说,分时租赁是一种性价比更高的出行工具。
从政府角度看,分时租赁有助于减少个人购车意愿,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私人小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趋势以及对道路和停车资源的占用。这几年中国各级政府采取积极的政策与行动鼓励共享出行的发展。
分时租赁的四个误区
第一,在分时租赁的发展早期,选择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来进行推广。
对于大多数互联网创业公司来说,选择一线城市作为项目的试点城市,看上去是比较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对于分时租赁这个行业来说,一线城市机动车获取的难度大,交通压力大,易堵车,调度成本高,最后造成的结果是运营成本高。在资源、规模、风险和效率都不可控的条件下,要做到盈利是很困难的。
第二,为了上量跑数据,向非特定人群提供广泛的服务。
在分时租赁发展早期,正确的逻辑应该是基于固定场景,固定人群提供特定的服务。比如在写字楼地库投放车辆,服务楼里一层到三层的企业,在高校园区里面投放车辆,服务老师和学生,或者在高铁站与酒店投放车辆,做高铁站酒店之间的摆渡车。通过点对点的,或者某一个点的特定服务,去影响用户认可,然后再逐步的扩张,这才是正确的商业逻辑。
第三,高成本满足用户体验,却不可持续。
为了达到良好的用户体验,运营商选择高质量的车型,精心整备,配备专人随时打理。在理想的情况下,车辆在市内任意停靠,有大量的调度人员可以调动。这样的不计成本,确实可以堆出数据,但是这样的人车比、调度比,在实际过程中是不可持续的。
对用户来讲,无底线地提供各种体验,并不是一件好事。为用户提供一个稳定的,可持续的,并且标准化的服务,让用户慢慢习惯并且接受,才是一个可持续的模式。
第四,运营商的盈亏平衡点,不能只关注订单量。
单纯看订单数据的话,从易微行平台来看,业内做得好的是每天 3.5 单到 4 单,5 到 6 单的样子。但是,这里有一条潜规则,订单数据有瞬时的,偶发的,常年恒定的这几种不同的情况。如果说常年恒定的数据,4 单就是非常好的表现。但是盈亏平衡,并不是订单量这一个指标就能决定的。
未来服务体验很重要
分时租赁仍处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智能化很重要。但智能化的目的是,让营运的工具具备服务的能力,尤其是增值服务。因此,在这个阶段,智能化既包括车本身的智能化,也包括运营体系、平台的智能化。通过产品与平台的智能化,来实现用户出行体验的智能化。
智信通智能控车整体提供品牌,紧贴企业、消费者刚需,将普通车辆升级为智能控车分时车辆,为全行业全链条定制技术和整体运营解决方案。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