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企业级SSD的增长速度会高于消费级SSD

描述

今年存储市场最大的事件莫过于闪存价格腰斩,带来的就是SSD出货量的快速增长。众所周知,SSD市场分为消费级SSD和企业级SSD,前者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对机械硬盘的逐年替代,增长速度比较稳。企业级SSD的增长是对机械硬盘的替代,同时也是海量新增数据存储的强烈需求,所以,未来企业级SSD的增长速度会明显高于消费级SSD。

下图是中国闪存市场预测的消费级SSD在个人电脑中的渗透率,看得出来,到最后几乎会替代绝大部分机械硬盘,但是越往后,增长速度会放缓。

SSD

企业级SSD传统的最大部分是SATA SSD,但是,随着PCIe SSD的价格逐渐下降,企业服务器对PCIe SSD支持越来越成熟,未来增长最快的将是PCIe SSD。如下图,根据IDC的数据,2018年全球PCIe SSD出货量800万片,到2021年会增长到3000万片,短短3年增长接近4倍!

SSD

很多存储和主控芯片巨头都看到了这个巨大的市场,开始投入力量研发企业级PCIe SSD和主控芯片,但是阿呆认为,现在才进入就有点晚了,为什么?

因为存储行业是一个对产品品质要求极高的行业,毕竟,存储的是用户最重要的数据,故障率和安全性非常重要。同时,在企业级市场,性能的稳定性也是用户非常看重的一个指标。

稳定可靠简简单单四个字,做起来却需要3-4年的产品打磨和超过数万片的出货量才能实现。这就要求这个行业的企业拥有一个非常强的固件开发团队,芯片的硬件只能提供SSD的性能基础,等SSD开始使用之后,会进行很多后台的数据搬运和任务调度,这时候就是固件在发挥作用。

如下图,是一个固态硬盘的内部构造和功能划分。固态硬盘的基础是闪存芯片阵列,企业级SSD需要挑选优质的闪存颗粒才能提供高可靠性。同时,性能稳定性的关键是主控芯片。主控芯片主要分为芯片硬件和固件(Firmware,基于主控芯片工作的软件)两部分,从工作量和重要性来说,芯片硬件和固件各占50%。

SSD

硬件主要是做数据处理等计算量、数据量大的任务。例如PCIe物理层实现,读写数据通路,DDR接口电路,多个嵌入式CPU和SRAM片上存储,数据纠错算法,数据加密算法等。

固件的任务是固态硬盘的各种管理算法。包括NVMe协议实现,FTL(Flash Translation Layer)映射表管理,垃圾回收、磨损均衡算法,性能优化、稳定性优化等技术,各种异常处理,开机启动和关机保存数据,异常掉电数据恢复,不同闪存颗粒适配等。客户越多、出货量越大,固件的工作量就越大,因为要开发各种新的功能,同时要解决很多产品使用发现的问题。

目前国内有成熟的SSD固件开发能力的公司并不多,比较知名并且出货量较大的公司包括Memblaze(企业级,PMC方案)、至誉科技(工业级,Marvell方案),江波龙(消费级,Marvell方案)、佰维(消费级,Marvell方案)、海康威视(企业级+消费级,联芸、Marvell方案)、华为(企业级,海思方案)等、紫光得瑞(企业级,Dera方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