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实现智能电网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智能电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及调度等六个环节,建设中国特色的坚强智能电网应该在既有电网的基础上,对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寻找突破点,逐步提升和完善。

  一、智能发电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在发电环节的发展目标:以“一特四大(即特高压、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和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发展战略为导向,引导电源集约化发展,协调推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和大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开发;加强厂网协调,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水平;实施节能发电调度,提高常规电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发电环节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优化电源和电网结构,促进大规模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系统中接入的诸如风能、太阳能、大容量储能装置等分布式电源将占较大比重,需要重点解决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规划、运行、控制、预测等问题,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协调运行水平。在信息传输方面,实现厂网信息的双向交互,提高电网对发电侧的控制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降耗。优化机组运行方式,提升厂网协调水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减少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能源政策的实施,新能源发电和分布式电源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在装机容量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电源的构成将会发生显着的变化

  二、智能输电

  实现输电网智能运行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内各个区域电网都建立了广域测量保护系统,初步实现了电网的动态监控,部分区域电网已经开始了高级调度中心的实践,这些都为智能输电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在输电环节应该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电网、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结构;全面实施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和全寿命周期管理,通过建设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中心,实现对特高压线路、重要输电走廊、灾害多发区的环境和运行状态参数的集中监测和灾害预警;广泛采用柔性交流输电(FACTS)技术,提高线路输送能力和电压、潮流控制的灵活性,在技术和装备领域全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通过特高压交流1000kV、直流±800kV与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构建坚强的物理网架基础。从我国特高压电网的发展规划可以看出,在智能电网条件下,特高压将是电网的基本骨架,用于连接大型的区域电网,而超高压将是区域电网的核心部分。利用先进的FACTS技术、输电快速仿真与模拟技术、高级保护与控制技术,大大提高输电系统的传输容量,并能有效地抑制区域间电网的功率振荡,增强输电系统的稳态和动态运行性能。

  三、智能变电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变电环节需要制定智能变电站和智能设备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通过采用通信网络技术、智能化的电气设备、自动化的运行管理系统,将枢纽变电站全面建成或改造为智能变电站,使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均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在变电站建设完整、准确、实时的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电网运行数据的全面采集和实时共享,作为支撑电网实时控制、智能调节和各类高级应用的数据基础;积极构建和完善各种智能设备的状态预警能力和故障自我诊断能力。智能变电站应该具有智能检修能力,时刻监测分析变电站各种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母线、互感器、避雷器和隔离开关等)的状态,实现设备的状态检修,从而优化使用和节约人力成本。

  四、智能配电

  配电网的智能化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智能配电网是建设智能电网的核心内容。当前,我国的配电环节的网架结构相对薄弱,自动化程度较低,配电网技术标准和规范不完善,需要强化配电网基础信息管理,构建智能配电技术架构体系,建成灵活、高效、合理的配电网络。为适应智能电网建设的需求,配电网应该具备灵活重构、潮流优化能力,实现储能装置及分布式电源兼容接入与统一控制,在发生紧急状况时能够支撑主网安全稳定运行,使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都得到显着提高;积极完成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全面建设,全面推广智能电网配电环节示范工程的应用成果,争取使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五、智能用电

  建智能化双向互动体系,实现电网与用户的积极交互,提升用户服务质量,满足多元化的用电需求。通过智能电表可以对用电设备实现全面监控,实时或定时读取用户的多种计量值,例如用电功率、用电量、电压、电流及其他信息,成为电网事实上的传感器。建立计量数据管理系统(MDMS),作为具有分析功能的数据库,通过与智能电表等高级量测装置互联,收集数据、处理和储存智能电表的计量数值。积极开展网络化管理,通过网关或用户入口,把智能电表和用户室内的可控电器或装置连接起来,使用户能够根据电力公司的需要,积极参与需求响应和电力市场。积极推广智能用电示范园区的建设,电网公司或政府在政策上予以支持,通过推动智能楼宇、智能家电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改变终端用户的用电模式,提高用户用电效率。

  六、智能调度

  调度的智能化是智能电网的核心体现,智能调度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关键内容,是智能电网运行控制的神经中枢。为适应智能电网的需求,调度系统应该具备更为全面而准确的数据采集系统,具有强大的智能安全预警功能,在调度决策中注重系统安全与经济的协调:在系统故障时,能够快速的诊断故障和提供故障恢复决策;能够利用可视化技术,将电网的实时运行情况全面而直观地提供给调度员。

  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调度环节应该在已有调度技术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问题,实现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研究风电场及分布式电源的有效接入和控制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开展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备用调度、应急指挥控制中心建设和调度通信数据网建设,在各级调度中心逐步建成智能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实时监控与预警、安全校核、调度计划和调度管理等应用功能,全面提升大电网调度驾驭能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灵活高效调度能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经济、优质运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