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累计超2万亿 氢燃料电池或将是未来发展趋势

汽车电子

2375人已加入

描述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9)上,工业和信息部部长苗圩表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投资累计超过2万亿人民币,这是官方首次确认的数据,尽管没有更为详尽的数据,例如财政补贴等?也让外界有一个感官的机会。

随着2019年补贴政策的再度滑坡,2020年完全退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投资机会进入市场化精细耕作期,对于投资人和行业从业者来说,也需要寻找下一个万亿级别的投资机会,目前,能接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万亿投资规模的,实际上是很多,其中和汽车相关的,可能就是智能网联汽车,或者是氢燃料电池了。

01

2万亿的结果

2万亿投资,各位一定都希望看看都有什么样的结果,下面从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和看得见的地方分析,看不见的地方主要是产业链的上中游,看得见的地方就是产业链的下游,与消费者最近的就是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很广,从上游到中游再到下游,上游包括了锂电池及电机原材料;中游包括了电机、电控和电池,也就是“三电”系统;下游则是整车、充电桩及运营等。

其中,中游环节的电池产业链相对较为复杂,包括了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其中正极材料种类最多,如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三元锂等;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材料;隔膜亿聚烯烃材料、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为主;电解液主要成为为六氟磷酸锂。

氢燃料电池

虽然看起来2万亿是很大的一笔钱,但是,在产业链摊开一看,以及每个环节的众多企业,实际上也还是很多钱。这么大投资,促进了新能源产业链什么样的发展呢?按照苗部长的说法,就是国产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了265Wh/kg,成本控制在1元/Wh以下。

在整车销售方面,根据中汽协发布的2018年汽车销售数据,虽然整体从1990年首次年度下降,2018年乘用车销量为2371万辆,同比下降4.1%,但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2018年全年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新能源2018年12月同比增长38.2%,相比之下,传统燃油车市场同比下滑19%。

按照公安部发布的汽车保有量数据,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61万辆,同比增长70%,渗透率为1.09%,其中纯电动乘用车保有量211万辆,占比81%,其中2018年销量为76万辆,同比增长69%。

从另一个数据维度来看,2万亿的投资,截止目前所有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平均每万辆的投资总额是76.63亿元,当然了,不能简单的这么算投入产出比,因为还有一些投资还没折旧、技术价值无法统计等等。不过,还是看最终的市场回报吧。

所以,我们看到了中国为特斯拉上海临港的Gigafactory一路开绿灯,甚至有网友评论说,这是一路开警灯,速度之快让特斯拉 CEO Elon Musk都表示,中国的发展速度和办事效率令人印象深刻,很难想象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开设一个汽车工厂的全部程序。

背后的原因嘛,是常识性问题。我们还是着眼未来,努力寻找下一个万亿级别的投资机遇的市场。

02

下一个2万亿

目前,能够接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2万亿投资规模的产业,在汽车行业,可能就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或者是氢燃料电池产业了,或者是两者相加。从产业界和学术界,乃至政策,都在露出了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有氢燃料电池的倾向。

氢燃料

先说一下氢燃料电池产业,氢燃料电池产业的投资逻辑,类似蓄电池产业的投资逻辑,并且有部分可以共同的地方,那就是电池部分。另外,氢燃料电池产业链,还包括了氢能产业链——制氢、储存、运输和利用。

其中,制氢环节是最为复杂的,包括化石燃料制氢、副产制氢、化学热分解制氢、水电解制氢和光电解制氢等多种制氢方法,目前,中国是最大的氢气生产国,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化石能源制氢。

氢燃料电池

当然了,不同的制氢方式,有着不同的优缺点,并且对应着不同的成本,氢气的成本越低,意味着消费者加氢支付的货币就越少,也有利于大规模的推广。氢燃料电池之所以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动力来源,因为其产物结果是水,人畜无害。

对于车端来说,氢气的来源有直接加氢,也有车载制氢装置,方便加注更为容易存储的燃料,需要的时候再转变为氢,这是因为氢实在是太活跃了,制氢、运输过程都极其危险。日本对加氢站的要求是,500米范围内不允许有居民,而国内对加氢站的消费要求要比加油站高几倍。

氢燃料电池行业的投资逻辑,类似电池产业的投资逻辑,投原料、投设备、投动力系统、投应用环节等等,如果确定了要支持氢燃料电池方向,就会引发一场类似的投资方向和产业发展过程,不过,这样的循环真的有价值吗?

在2018年10月24日,中国一汽宣布获得16家银行,共计10150亿元的授信,这被外界解读是氢燃料电池方向的投资,虽然截止目前还没有明确官方说法,但是,背后的暗流已经在涌动了。

智能网联

至于智能网联汽车,则是一个更为确定的大产业机会。智能网联汽车,主要包括两个部分,自动化和智能化,自动化的核心技术是自动驾驶技术,这个技术的投资已经非常火热,目前可能面临着一个低谷期。

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有两个细分方向,一个是车端智能(单车智能,以Waymo、Tesla为首);一个是场端智能(车路协同,V2X方案,阿里巴巴视为未来二十年的汽车战略)。就车端智能而言,中国已经落后与Waymo和Tesla,现在在奋力追赶,追赶的方向除了车端智能,还有场端智能。

无论是车端智能还是场端智能,其涉及到的产业链同样是不可忽视,因为这是综合了目前人类发展所产生的所有先进技术,如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等,其产业纵深和产业交叉程度,可能是前所未有的。

从投资规模来看,车端智能和场端智能,都需要大量的资本,其中场端智能可能需要的资金更为庞大,因为这是涉及到大规模的道路建设、通信设备建设,其投资力度,可能是传统公路投资密度+通信设备投资密度。万亿级的投资,可能才堪堪是门槛。

至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化部分,将来的主要呈现方式,可能就是智能座舱,让车内空间成为人类自家庭、办公室之后的第三空间,并且是娱乐、休闲等空间,这部分的智能化,以自动驾驶为基础、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将来会催生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相比自动驾驶的大规模投资,其成本回收及获利方式,可能还是的通过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化部分,类似智能手机给整个社会体系带来变革、给人类生活方式带来变革、并且催生更多的商业模式。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2万亿投资,曾经产生了疯狂的骗补行为,也有可能是中国新能源路线的一次集体试错,但是,更为正面的理解,可能是为中国未来能够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强国的一次集体学习交的学费。

随着补贴政策在2019年大幅度滑坡,并且在2020年全面推出,氢燃料电池和智能网联汽车支持的力度或许会加大,甚至是正在加大,特别是符合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智能网联汽车,目前得到了强力的支持,与之相关的半导体和芯片领域,更是支持中的重点。

下一个万亿级的产业投资机会,汽车行业的话,大概率就是智能网联汽车和氢燃料电池了,特别是智能网联汽车,可能叠加的大规模基础建设,或许能继续支撑中国未来20年高速发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