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电子
近日,一则女儿“借”母亲子宫成功生下自己宝宝的新闻被顶上了热搜,新闻中的女儿因先天性无子宫,无法生育,为了弥补女儿的遗憾,母亲于2015年将自己的子宫移植给女儿,2018年女儿通过胚胎移植,成功在移植子宫内孕育并诞下宝宝,这是中国第一个,全球第十四个在移植子宫内孕育出生的宝宝,他的出生标志着我国在生殖医学的重大突破。
感叹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神奇时,也不得不赞叹现今医疗技术的发达与先进,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前期将母亲的子宫移植到女儿体内的手术,除了医生的精湛医术,医疗机器人达芬奇也功不可没。
据悉,在术中,为将风险和创伤降到最小,专家利用达芬奇机器人的智能微创手术系统,为母亲进行了首例机器人辅助子宫切除术,术中出血仅10毫升。由医生在操作台上看屏幕指挥机器人在供体体内操作,插入细细的机器臂进行仔细分离,将拟移植的子宫准备好之后取出,灌洗干净,随后,子宫顺利放入女儿体内,在显微镜下进行了血管吻合显微手术。手术历时14个小时终获成功。
达芬奇的“成名”之路
近年来,精准医疗也成为了业界的一大热门话题,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大突破,给这方面带来很多的进步。医疗机器人也得到了大力发展,机器人在医疗界中的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外科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方面。
其中,达芬奇机器人作为目前国际上最成功手术机器人之—,广为人知,在全球都占领着非常高的市场份额。
这款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主要包括了医生的操控台、床旁的机械臂手术系统以及3D成像系统三部分。床旁的4个机械臂包括3个外科器械臂和1个内窥镜相机臂,它的特点是消除了医生的手颤抖,增加了医生的灵巧性,7个自由度的机械手容易在狭窄的人体胸腔、盆腔中自由弯曲、旋转,实施抓持、切割、缝合、打结等动作,此外达芬奇机器人降低了医生的手术疲劳感,手术变得更加数字化,手术创面更小。
Intuitive Surgical,美国直觉外科机器人公司是达芬奇机器人的制造公司,也被称为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医疗机器人的生产商。其向美国输出了2000多台达芬奇机器人,欧洲也有600多台,亚洲有400多台。同时,由于技术垄断,所以在美国销售价为1000万人民币的达芬奇机器人到了中国的售价变成了2000万元一台,成本颇高。
国产医疗手术机器人现状
相对于国外先进的手术机器人,国内在这方面起步比较晚,目前的市场还是被国外尤其是美国的医疗企业所垄断。但近些年,国产手术机器人的身影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手术室中,正在打破“达芬奇”的技术垄断;国外知名的外科手术机器人有达芬奇、宙斯及伊索机器人,国内手术机器人也有Remebot、妙手S、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等。
其中,“妙手S”微创手术机器人是与天津大学合作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微创手术辅助机器人,可实现模块化组装。能够提供腹、胸、盆腔外科手术一揽子解决方案,覆盖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妇科等十余个外科手术科类。
“睿米”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Remebot),由北京博惠维康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于2018年正式通过CFDA三类医疗器械审查,是国内首家正式获批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天玑”是天智航的第三代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开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产品由北京积水潭医院(田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田苗)、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三方联合研发。
手术机器人只是辅助
2015年2月,英国首例机器人心瓣修复手术进行,现场意外连连,机器人把病人的心脏“放错位置”,还戳穿大动脉血溅摄像头;机械臂“乱动”打到医生的手;因为机器人主机发出的声音过于嘈杂,医生之间的交流全靠“吼”,现场乱成一团,最终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术后一周去世。
此外,机器人内部导线断裂、机械臂临时失控、操作医生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等等也是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不良事件的常见原因。
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2015年的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3年间,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中致死的患者已经达144人,究其原因,包括“机器人短路走火”“零件掉入人体体内”等。自2006年中国引进首台达芬奇手术系统以来,已有70多台达芬奇手术系统在临床中使用,手术达十万例,过程中也多次发生主动召回机器人及相关产品等事件。
事实上,“达芬奇”机器人并不是我们一贯认为的具备人形以及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严格来说只是一种高级平台或者是医疗辅助器械,“达芬奇”机器人并非十全十美,有很多非常显著的缺点,比如没有触觉反馈,医生无法感知;机器人替代医生会增加患者的紧张感,医护人员需要更多机器人专业的培训等等。在这些方面,医生显然比冷冰冰的机器人要好。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