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上的无人驾驶之争_无人驾驶原理与实践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1月17日,智行者近日获得北京市政府颁发的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许可,等级为T3级。这是目前国内颁发的最高级别自动驾驶路测牌照。而伴随着工信部《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发布,5G临时牌照发放,以及未来电动、电子、联网、AI等技术应用渐次落地,无人驾驶产业化进程也在逐渐大众期待的焦点。

CES上的无人驾驶之争

就在上周,美国当地时间2019年1月8日至1月11日,一年一度的CES如期在拉斯维加斯举办。AI与自动驾驶依然是最为热门的主题。

全球领先的无人驾驶卡车企业——图森未来(TuSimple)首次对外展示其改造自Navistar国际轻型半挂卡车的无人驾驶卡车,同时,通过现场演示,直观呈现其无人驾驶卡车技术(L4级别)在行业内的领先水平。

在自动驾驶方面,百度推出Apollo3.5版本、面向自动驾驶的高性能开源计算框架ApolloCyberRT以及全面智能驾驶商业化方案ApolloEnterprise。其中,Apollo3.5支持包括市中心和住宅场景等在内的复杂城市道路自动驾驶,包含窄车道、无信号灯路口通行、借道错车行驶等多种路况,相比于应用于简单城市道路自动驾驶的2.0版本有了明显的提升。

另一IT巨头高通则推出第三代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新一代平台包括三个全新层级:即面向入门级的Performance系列、面向中端的Premiere系列以及超级计算平台Paramount系列,支持沉浸式图形图像多媒体、计算机视觉、AI、高精定位等功能,旨在实现更安全、更智能的出行体验。除上述两大巨头外,英伟达也推出支持更高级自动驾驶感知和丰富AI功能驾驶舱的商用L2+自动驾驶系统DRIVEAutoPilot,丰田、宝马、奔驰、日产等车企也展示了各自的概念车或概念驾驶舱产品。

根据此次展会趋势来看,AI与自动驾驶已越过了最为亢奋的热炒概念阶段,技术趋于成熟与场景应用落地应将成为未来数年的主流趋势。

无人驾驶需要感知、决策、执行三个层面的几十种零部件高效、稳定地配合工作才能完成。随着研发配套逐步落地,国产产品迎放量期。随着技术成熟和产品逐渐落地,目前我国在无人驾驶方面的相关配套政策法规也逐步在推进中。

在今年1月10日,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我国将进行5G商业推广,一些地区将会发放5G临时牌照,特别强调了车联网,将来我们的路网也要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的改造,构建起一个车、路、人互相连通的大网络体系。

无人驾驶已成世界趋势

谷歌的无人驾驶

谈及无人驾驶,自然离不开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自驾车部门 Waymo。成立于2016年的Waymo早在2009年就开始了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近十年的时间证明谷歌是迄今为止最可靠的无人驾驶汽车。

在车辆遇到无法处理的棘手问题,它会将车辆的控制权交还给安全司机,这时车辆就处于“脱离”状态,而无人驾驶汽车先进与否的一个评判标准就是其“脱离”次数。Waymo无人驾驶汽车的“脱离”次数是每千里0.18次,远低于竞争对手。

Waymo的无人驾驶汽车迄今已在公共道路上行驶了600万英里,还有交通模拟器内的27 亿英里虚拟里程。

Uber的无人驾驶

Uber从2015年开始就在测试期无人驾驶技术,并希望能够击败Waymo,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在2015年收购自动驾驶卡车公司Otto后,Uber开发了自己的相机、雷达和激光雷达系统,并使用Nvidia GPU为其AI技术提供动力。

Uber的贡献毋庸置疑,如通过“ 感官模拟系统 ” 防止乘客晕车,并调整座椅,气流和车内照明,使乘客感觉更舒适。

特斯拉的无人驾驶

特斯拉 ModelX和 Model 3都配备了最新版本的Autopilot自动驾驶系统,一种摄像头传感器系统、声纳和雷达,可在高速公路上自动行驶。

截至2016年初的时候,特斯拉的车主已经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行驶了数亿英里,帮助特斯拉收集了明显的错误信息,并不断改进其自动驾驶系统,让大多数仅仅实现数百万公里的无人驾驶相形见绌。当然,特斯拉的数据是自主驾驶里程,而非无人驾驶。

其他

现代汽车希望在2021年之前实现汽车完全无人驾驶;福特计划在同一年启用其无人驾驶的人工智能和交通跟踪技术;三星刚刚得到了加利福尼亚DMV的许可,以测试自动驾驶汽车;华为也加入了游戏行列,今年早些时候展示了一款自动驾驶汽车;Lyft和福特、麦格纳在无人驾驶方面达成了诸多合作。

无人驾驶的未来

普遍认为,在未来的20年里,无人驾驶汽车将在全球广泛使用,这几乎是必然的。包括谷歌、苹果和梅赛德斯-奔驰在内的二十多家大型企业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品牌。特斯拉的Model S已经推出了一种可以在高速公路上形式的无人驾驶车型。

而根据我国对智能网联汽车具体规划,未来自动驾驶的发展规划或会遵循如下节奏:从现在到2025年是起步期,2025年-2030年是发展期,2030年以后是高速发展期。

据CNBC报道,无人驾驶汽车初创企业小马智行(Pony.ai)已经于去年12月底推出一款应用,允许用户叫一辆自动驾驶出租车,用户可以在广州南沙预先设定的地点叫到自动驾驶出租车。汽车可以行驶到该公司指定的特定区域,如办公室或住宅区。

至此,无人驾驶已深入人心,成为全面皆知的概念,世界各地纷纷出现落地试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无人驾驶会真正成为一个触手可及的产品,而不仅仅停留于概念。但在此之前,我们更应该对无人驾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无人驾驶原理与实践》从无人驾驶基本原理到工程实践,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无人驾驶系统的核心技术要点。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作者达到五人之多,均是是无人驾驶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与学者。

小鹏汽车、景驰科技、百度Apollo、佐治亚州立大学、圣塔克拉拉大学多位无人驾驶专家高度评价并推荐!

《无人驾驶原理与实践》

无人驾驶是人工智能热潮中极具发展潜力的应用场景,也是一个综合了多个学科的应用领域,涵盖机器人学、自动化控制、机器学习、机器视觉、移动通信、智能交通、车辆工程等诸多学科。本书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系统展现无人驾驶理论,并通过简单易上手的实例帮助读者实现技术入门。

本书作者包括国内一线无人驾驶科研团队负责人、一线新能源汽车厂商无人驾驶技术专家,他们对无人驾驶整个技术栈有着全面深入的研究,同时拥有大量工业应用实践。通过本书,读者将系统学习并实战无人驾驶软件系统的感知、规划和控制基础算法;掌握ROS编程,学习并实践多传感器融合方法;学习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在无人驾驶中的应用;读者还将初步了解更接近工业应用的复杂方法。

本书适合希望进入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的技术人员和高校学生作为技术入门书籍,亦可作为无人驾驶应用研究的工具书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