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大丰海上风电项目,在江苏省已投运海上风电项目中独占鳌头!

描述

龙源大丰海上风电项目,2018年平均风速6.76m/s,全场等效满发小时数达3728小时,单台最高达3982小时,在江苏省已投运海上风电项目中独占鳌头!

▲ 龙源大丰海上风电项目

龙源大丰海上风电项目不仅是在盐城大丰海域投运的首个大型海上风电场,也是世界上首座采用分体式海上升压站的风电场,以及首个采用海上风电运维平台的海上风电项目。

龙源大丰项目采用80台由金风科技提供的GW121-2.5MW型风电机组,在2018年3月才实现全部机组的并网运行,便在当年全年平均风速6.76m/s(数据来源:现场SCADA数据)的条件下,实际完成发电量超过7亿kWh,全场等效满发小时数达3728h,其中单台最高达3982h,在江苏省已投运的海上风电项目中独占鳌头!

事实上,金风科技的定制化海上风电机组能够在龙源大丰项目中实现如此优异的表现,绝非偶然。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样的成绩是如何实现的。

01

打铁,还需自身硬

优良的“基因”是机组可靠运行的基础。金风科技的“可靠性基因”源于全球范围内超过50GW的装机业绩和超过30000台风电机组稳定运行经验。金风新一代海上风电机组的研发制造正是基于这些宝贵的经验积累,再加上成熟通用的平台设计、冗余容错的可靠性设计而最终成型的。

严苛的测试则是机组可靠运行的保证。通过结合传动系统测试、变桨偏航测试、海工环境测试、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等一系列严苛的试验,使得该机型系统误差少、运行更可靠、发电更高效。

先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进一步优化了机组运行。例如,通过能巢V2.0的应用,能够协助风电场级别的全局协同控制,实现了对机组关键运行参数进行设计偏差矫正与持续优化的能力,使机组运行接近理想状态。

龙源大丰项目的另一项实际数据对此可进一步佐证:2018年该项目的设备可利用率超过99%,全年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超过4300h。

02

运维平台,显身手

▲ 海上风电项目升压站

龙源大丰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大丰区30KM以东的东沙沙洲北部海域,其海上升压站距离登陆点的直线距离约为40km。该海上升压站不仅是风电机组在发电后进行升压,并传输回陆地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金风科技海上运维平台的根据地。

通过搭建海上值班平台,成立海上应急小组,现场配置2~3人并实现24小时轮班值守,一方面,提升了响应速度:海上升压站值班平台搭建前平均排故时间为36h,平台搭建完成以后,天气允许情况下平均排故时间缩短到20h,运维效率提升45%;另一方面,实现了实时机组监控,提前规避可能导致故障停机的问题,做到故障前置解决。

此外,基于金风科技iGO风场智能运维管理系统,风场运维效率得以有效提高,并大幅降低了运维成本,在提升机组可利用率的同时提升项目发电量,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 协作双赢,获得认可

03

监测预警,是保障

2018年,影响我国的台风个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并且台风的登陆点更为偏北,这给龙源大丰项目的机组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

基于此,金风科技台风眼系统以及海上风电场水文气象预警服务平台,可准确实现台风的预警,精细化预报台风未来登陆区域的风向、平均风速、极大风速、气压、距风电场距离等预判数据,为台风应急响应策略的实施提供保障,也为机组的抗台控制策略提供有效的依据(在台风影响较小时风机主动偏航对风,使其整机载荷最小)。同时,结合先进的风功率预测能力,金风科技在不同时间维度上实现了发电侧的预测,在保证机组安全的状态下尽可能利用台风获得可观的发电收益。

▲ 金风科技海上风电场水文气象

预报预警服务平台

随着海上风电“竞价”时代的来临,全生命周期的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金风科技将秉持“安全可靠运行、度电成本最优”作为工作的根本,通过持之以恒的技术创新和实践,推动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的平准化度电成本不断下降,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带来收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