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器/DSP
中国芯的发展在早些年并不如意,从建国开始我们只有几个比较像样的有线电和无线电工厂,日式机床不到1000台,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几乎为零。而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半导体点接触式晶体管,加之后来的十年动荡我们从原先落后5年到落后20年,差距开始显现。
但是站在今天看,在国家层面上还是使用着自己的技术,以美国为首的芯片技术只让其停留在民用消费级层面,耳熟能详的Intel、AMD都是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电脑上在使用的CPU品牌,在消费级民用领域美国芯无疑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无论如何先进也并未让其运用在国家级操作上。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在诸多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结构上的关键短板也渐渐被人们所淡忘。直到近些年前中兴制裁的新闻,再到中美贸易摩擦才又一次点燃了人们消失已久的种种疑问:
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何时能够崛起?
中国芯片未来是不是只能依赖进口?能不能实现自主
中国何时才能打破“缺芯少魂”的尴尬,不怕他国封锁?
对此笔者有一些自己的观点:
中国电子产业链和中国芯都是关乎能否实现产业升级和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在中国芯之前中国屏的自主之路已经取得过成功
解决中国“缺芯少魂”的现状注定艰难,中国一定不会依赖他国芯
这里说的“中国芯”指的是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发的“龙芯”。近段时间,主流媒体在评论中国芯片时,对中国电子产业的评价是“缺芯少魂”。而在5年前谈起类似话题时,更常用的一个词是“缺芯少屏”。因为当时中国不仅缺芯片,还缺显示面板。5-10年前,从电视到pc到手机,全球液晶面板基本被韩、台、日包揽,中国厂商的份额很小。
而随着过去几年中国厂商的极速扩张,以京东方、华星光电为代表的中国面板产业,在世界上也有了一席之地,极大缓解了我国“少屏”的问题。京东方早在2017年市场份额占比已经超过LG成为全球第一,从国外进口的显示面板也下降到了301亿美元,迫使韩系厂商退守自家高端显示面板的阵地。
同理我们能不能借鉴“缺芯少屏”来改变“缺芯少魂”的困境?前段时间曝出一则新闻:国产芯片突破12nm工艺,但是看到财务报表上第四季度亏损4093万美元,这告诉我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中国芯很难走出国门才会造成亏损,并且在消费级市场上竞争力不够。
在消费级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知名度和历史惯性的重要性一直高于单一产品技术的先进性或功能性,因为这是一个被充分培育的市场,默默无闻的产品一定会被掩埋。于是,为了让大众理解自己存在的价值,各个国产CPU品牌无不在宣传策略上选择与业界知名品牌做对比。
在Raven Ridge APU推出时就和同一时间段发布的中国芯在性能上做了对比
对这件事情笔者认为有利有弊,是一把双刃剑,有利的是在一批国产CPU粉丝心中树立了希望,不利的是造成国人对于数据和自主的真实性的怀疑,进而对国产CPU产生了一种不信任感,甚至已经是麻木的状态。
想要推动中国芯实现自主发展需要靠两点
通过“10倍数变革的领域”,我们可以弯道超车
撬动Intel、AMD两座大山我们可以通过融资联合研发优化顶层设计来实现
这里还是有必要解释一下10倍数变革是怎么一回事,就是不能想着自己做个X86去挑战英特尔,能挑战英特尔的只有应用场景不一样的ARM。而同样的,也不能想着自己做个独立的指令系统/生态系统来挑战ARM,而只能等待芯片应用场景的大变革。
龙芯既然是国家级科研项目,更适用于中国自身的科技环境。在很多人眼里,龙芯项目就是一个骗取国家科研经费的项目,原因在于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与英特尔、AMD的发展速度、程度相比,龙芯都太过逊色。
然而,这种看法更多的是有一种黑的成份在里面。伴随着“定制化算法”占全球算力比重的提升,许久未见的芯片领域“10倍数变革”在这两三年里密集诞生了。阿里通过收购中天微、控股乐鑫,来强化自己在芯片领域的实力,这样阿里就能找我自己云计算平台的核心技术不至于走中兴的老路。
对于自主新芯片阿里等企业都有着自己的要求,更何况龙芯所代表的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PU”,在科技竞争中具备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必然不能够因为多年来无法赶超英特尔、AMD而放弃这个项目。
其实在中国,与龙芯相似的科研项目有很多,而龙芯只不过是这些项目中尚算偶尔能够听到声音的项目,因此每当龙芯新生代产品更新、或者技术有所突破的时候,也必然会听到一些来自用户的声音。
龙芯区别于Intel、AMD,中国芯的意义并不在于它能卖出多少颗,而是在于一种科技实力的进步,同时对于国家安全,企业、工业信息安全,以及冲破技术壁垒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关键时刻不再受国外品牌的牵制和掣肘,真正做到技术上的自主和独立。
龙芯的应用价值在当下或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应该是注重国防、工业、通信、网络安全等方面,而并非个人消费电脑领域。
一方面是“中国芯”自身特性所决定,另一方面也是“中国芯”在操作系统上想嵌入国外操作系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些问题都是消费者想要在个人PC上见到中国芯的巨大障碍。
多领域应用 发展芯片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在发展中国芯,因为芯片将被运用到多领域。举个简单的例子,最早熟知Intel是在台式主机,Intel处理器从主机带到了笔记本,在建立自己在电子领域的力量的同时也发展到了医疗行业,从原先的蓝色“Intel”LOGO变成了粉色,在技术上也为自己在医疗这片红海实现自动化和半主动化铺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这些产品都必须有一个“大脑”——芯片。
对于芯片行业来说,英特尔最近在大量场合莫不强调自己对营建新兴IT市场生态的兴趣和努力,就是一种证明。即便强如Intel在历史上,因为水土不服而烂尾收场的项目同样不胜枚举。
不知你们还记不记得早前Intel和惠普合作安腾处理器,市场认可度并不高,导致刚刚问世就已是垂死挣扎,即便强如Intel又能如何呢;再看微软以Tegra为基石建设出来的纯ARM Windows 生态所孕育出的Surface RT早已无人问津。
国产CPU 存在的最大价值首先是能够自己存活,只有自给自足才能谈得上发展。说实话,主流消费领域以外的“冷门”领域国产处理器已经有了长足进步,正徘徊在从生存到壮大的门槛上。大
不夸张的说,“弯道超车”的趋势已经开始呈现,教育、计算等对芯片绝对性能不高的情况下龙芯、兆芯等处理器已经立足站稳,甚至堪当大用。即便超大规模巨型计算机领域,我国工程人员发挥强大的集成能力,制造出了“天河二号”、“太湖之光”等世界排名靠前的工程奇迹。
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去看这件事情,即便我们在消费级领域没有大规模使用属于自己民族品牌的自主芯片那又如何?眼光还是要朝着前方看,现在信息社会又有多少媒体平台是超过百年的,X86 真正稳固的统治期也只有不到三十年。
在时间面前,厚积薄发也绝非不可能,做好基础预研,能做到弯道超车机会的概率并不低。只是,在桌面和服务器平台,面对竞争对手几十年的市场巩固,短期内都无法形成自己的优势这是不争的事实。
回到我们最开始的问题:中国芯真不如英特尔AMD?“中国芯”的进度不一定能如众人所愿,但是对“自主”信念不能变。这关乎个人也关乎国家、国家科技要自主,这些都是外来力量不能给予的。
承认不足并不可耻,可以寄人篱下、拾人牙慧,但不能养成依赖的习惯,别忘了在别人的屋檐下积聚力量。尝试研发更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即便简陋或者被说成山寨也并没有关系。产业升级的道路注定艰难而漫长,这关乎的不只是品牌之间的较量,也是国与国之间在技术、安全上的角逐。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