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工程师文化

描述

近期公司技术中心在内部发起了工程师文化调研,旨在创造一流的工程师文化氛围,提高团队金融科技能力的强大战斗力文化,随心写了对工程师文化的见解。

一、什么是工程师文化

什么是工程师文化,以下有几个选项

**a.一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文化

b.以自我学习驱动,能学习到更多技术与进行技术实践的工作文化

c.以业务为基准,解决业务需求为导向的工作文化**

a这个选项明显优于其他两个选项,b,c具有一定的偏颇,b太强调自我驱动,少了业务应用的场景,如果业务应用与自我驱动相冲突,那就放弃实际业务场景,运用全新的技术?这样会徒增风险与成本。c太偏重业务,我们工程师固然需要为实际的业务需求方制作出优良的技术产品,但我们的工匠精神不能丢弃,不然后面坑的还是自己,不能为了开发而开发。

二、怎么落地这项工程师文化?

a)code review , 团队内部一定要code review

为了赶工期,或者需求不断变化,而写出来的代码,多数情况下是“惨不忍睹”的,即使已经准备了Framework,做了规范和范例,也很难彻底避免。因为大量的问题,不是“不好用”(因为可以通过测试),而是“有隐患”,包括性能/可维护性,乃至于潜藏的BUG(比如最近鼎鼎有名的Heartbleed?)。而这个时候,通过同行评审、代码review,这些问题可以被指出来。甚至通过讨论,可以直接得出更高效的代码编写方法,这对于参与review的普通成员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以下是在无code review环境下工作的一些亲身体会:

1、更容易写出功能正常但结构混乱、可读性差的代码

2、随着人员的流动,这些代码迅速衰变为“遗留代码”

3、由于没有code review,除作者外了解同一段代码的人不多,有能力维护遗留代码的人员稀缺

4、由于结构混乱、可读性差,新人不愿意维护遗留代码

5、相较于维护遗留代码,新人更乐于中国式重构——推翻重写重构(xie)后的代码或许比原有遗留代码质量更好,但在缺乏code review的情况下仍然迅速衰变为结构混乱、可读性差的代码

6、如果推翻重写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不得不维护遗留系统,则工作乐趣降低,加速人员流失

7、Code review原本是整个流程中不可或缺且较为耗时的一个质量保证环节,省略之后给合作方造成单位时间生产效率更高的假象,提升需求提出速度、压低任务完成时限

b)内部干货分享

我们公司将内部分享的安排直接下放下去,这周什么时间什么部门分享,然后直接上,公司技术人员400多人,基本就是1年一次,直接分派到部门,也是行之有效的。

形式:一定要有网络直播形式

网络直播才能让足够多的人受益这份分享的干货知识,这也是互联网时代的优秀分享形式啊。不然会议室只能有十几个人听到分享,分享的效果就大大降低了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