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
在日前落幕的第20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由烽火通信提出的发明专利——“一种细径保偏光纤”,因其在新型波导结构、新型光纤研制工艺方面的开拓性进展以及惯性技术领域的重大工程应用,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惯性技术是定向导航的关键技术,是航天、航空、船舶、国防、高铁、油井等领域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光纤陀螺向高精度和小型化发展是必然趋势。由于光纤陀螺和其他类型陀螺相比具有启动时间短、没有活动元件、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点,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惯性领域的主要方向之一。基于Sagnac效应的光纤陀螺使用保偏光纤来绕制敏感环,敏感环的体积和绕制的长度是制约光纤陀螺向小型化和高精度发展的主要问题,这要求保偏光纤向更细、更好、更可靠发展。
新型细径保偏光纤结构
传统技术方法已不适用于精度需求较高的陀螺用光纤。保偏光纤的细径化技术需要解决细径化、高性能的串音稳定性、抗环境干扰能力和长期应用的可靠性有机结合等难题。光纤的直径越小、涂层越薄,会导致光纤抗外界干扰能力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烽火通信潜心融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CVD和高性能拉丝技术,提出了“一种细径保偏光纤”的发明专利。该专利突破传统熊猫型保偏光纤结构桎梏,提出了新的波导结构、涂层结构和拉制方法,解决了细径化面临的高精度、低损耗、高可靠与长尺度均匀性等技术难题,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为国防及航天航空领域核心光纤陀螺技术的高精度和小型化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导弹导航 火箭导航 车辆姿态控制
烽火的“一种细径保偏光纤”发明专利将细径化与高性能有机结合,解决了光纤陀螺面临的高精度和小型化的问题,为光纤陀螺在卫星、火箭、高铁、船舶、导弹等我国航天航空、重大工程及国防建设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核心的光纤元件基础,带动我国惯性技术用保偏光纤从(芯径/外径)80/165体系突破到80/135体系。,有力加强了国家在高性能惯性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引领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基于该专利产品研制的80/135细径保偏光纤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并已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以及舰船等多项航空航天、卫星、高铁、导弹、国防工程等领域和重大项目中实现广泛应用。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