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融资三起 AI投资理性吗?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盘点刚刚过去的一周,人工智能领域三起融资:

2月25日,杭州国芯科技宣布完成1.5亿元B轮融资,国投创合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领投,创新工场跟投。

2月27日,地平线宣布获得6亿美元的B轮融资,由SK中国、数家中国领先的整车厂和旗下基金领投,至此地平线估值达30亿美元。这是继2017年下半年获得由Intel领投的超过1亿美元的A+轮融资之后,地平线的再次融资。至此,全球三大半导体企业中的两家(Intel、SK Hynix)均成为地平线战略股东。

3月1日,L4级无人驾驶公司飞步科技,获得青松基金、和玉资本数千万美元Pre-A轮投资。此前在2018年6月,飞步科技曾公布获得创新工场的天使轮投资。

不同于过去一两年资本主要聚焦于AI算法公司或是某些垂直领域的先行者,这一波投资不约而同瞄准了这些拥有核心芯片技术的公司。AI芯片作为下一代基础设施型芯片,理当受到重视。某种程度上,这反映出AI投资逐渐走向理性,与此同时,也显示AI芯片正被推向前所未有的热度。

AI终端芯片竞争加剧

从大的应用方向,AI芯片可以分为云端和终端两类。从目前AI芯片市场格局来看,云端市场已经有英伟达、Intel这种巨头玩家,其他芯片厂商突破比较难,初创企业更是难上加难。

另一方面,随着物联网以及各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的数量将会快速增长,大量的需求将会在终端爆发。同时,终端领域目前还未形成绝对的头部玩家,行业格局未定,创业公司拥有足够的机会。

上述两方面原因,将使得终端芯片竞争加剧。在这一趋势下,提升核心技术或平台优势、用合作思维打造生态系统,推进技术落地并快速商业化,将成为AI芯片及技术服务商关注的重点。

被投的这三家企业,正是面向终端市场的典型缩影,他们中既有AI时代焕发新生机的老牌芯片厂商,也有生于AI长于AI的芯片平台服务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将芯片技术拓展至具体应用场景,与相关行业进行深度整合,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

老牌芯片商AI时代再出发

成立于2001年的杭州国芯,经过十多年在芯片行业的摸爬滚打,在数字电视领域形成了深厚的积淀。面向崭新的AI纪元的到来,国芯主动求变,开始了在AI芯片领域的研发。自研神经网络处理器gxNPU,针对性打造多核异构的AI+IoT芯片。

国芯方面说,他们看中的是AI+IoT大趋势,押注的是物联网、智能终端无处不在的前景。这既是经验累积而成的优势所在,也是市场需求之下的顺势而为。目前国芯AI芯片因低功耗、高性能、高集成度等特点,在智能音箱、智能家电、语音电视、儿童机器人等多个场景已经量产落地。

独角兽商业模式大获认可

不同于国芯的老牌芯片厂商背景,成立于2015年的地平线专为AI而生。它一出生就伴随着资本的力量迅速壮大,相关数据显示,成立近四年来,地平线已获得6轮融资,加上这次6亿美元的加持,真是资本围猎下成长起来的独角兽企业。

生于AI时代的地平线,对商业模式的敏感根植于基因中。他扮演了赋能和平台搭建的角色,成立伊始就坚持“算法、芯片、软件、硬件系统”的全栈发展路线,打造on the horizon的生态型商业模式,做OEM、Tier1的供应商,做集成商和行业解决方案商背后的推手,并通过不断迭代的AI芯片产品参与到自动驾驶和边缘计算的行业进程中。目前,其Matrix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已向世界顶级L4自动驾驶厂商大规模供货。

通过本轮融资,地平线将能够投入更多资源用于产品研发。地平线方面表示,其车规级计算平台和第三代芯片架构有望在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算法+芯片”精准切入无人驾驶

成立于2017年的飞步科技定位于智能驾驶领域的系统供应商与技术服务商,致力于无人驾驶、辅助驾驶相关的技术研发。他采用是“算法 + AI 芯片”的技术路径,缩短自动驾驶系统的反应时间、实现车辆决策与控制的瞬时响应。飞步科技可支持 L3 / L4 级的实时数据处理需求。

据飞步科技称,从2018年11月11日开始,中国邮政EMS、德邦快递就正式使用其无人车进行物流配送,目前开辟了3条运营线路,平均单条长 23.6 千米,经过 50 个路口、26 个红绿灯。截至今年2月,其物流无人车运营里程超过 3600 公里,运送货物6万多件,货车最高时速达90km/h。他们计划在2020年之前运营100条物流路线。

AI芯片——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根据Gartner报告,AI芯片在2017年的市场规模为48亿美元,2020年预计达到146亿。

麦肯锡的研究显示,与AI相关的半导体在未来几年内每年将增长约18%,比非AI应用中的增速高5倍。到2025年,人工智能相关的半导体可能占所有需求的近20%,这将转化为约670亿美元的收入。
投资
对于AI芯片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但同时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需要巨额资本推动的产业,但资本的角逐最终还是要转化为技术优势并实现商业落地,不能被广泛市场化的产品最终得不到更长久的青睐。AI芯片看似热度攀升,实则却任重而道远。毕竟AI是一场长跑,AI芯片需比拼耐力。

但不管怎样,新老AI芯片势力百花齐放,也必将帮助AI硬件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AI产业带来更多可能,成为AI改变世界的驱动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