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再提北斗?北斗有哪些用武之地?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国际上有一个高大上的俱乐部——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它只有四个会员,分别是美国GPS、欧洲伽利略GALILEO、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中国***COMPASS。

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四个会员中入会最晚的一位——中国***COMPASS。

先来了解一下***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之后第四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芯片

***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北斗芯片

***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试验导航系统(***一代),第二阶段为***导航定位系统(***二代),目前我们所说的***卫星导航系统一般都是指***二代。

中国主导的***于2004年正式立项,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计划于2020年形成全球覆盖能力。2012 年底,已完成 16 颗导航卫星发射,实现了亚太地区组网,可为亚太地区提供卫星导航服务。2017年5月23日,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公布了详细而周密的“***导航系统全球布网”计划与时间表,2017年计划发射6-8颗***三号MEO卫星;2018年发射约10颗***三号MEO卫星和1颗***三号GEO卫星;2019年-2020年,发射6颗***三号MEO卫星、3颗***三号IGSO卫星和2颗***三号GEO卫星。 预计2020 年前将实现全球范围组网,并免费向全球提供导航定位信号。

2035年前还将建设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届时将会为全球提供更广泛的应用和更高质量的服务。

***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以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为根本目标,遵循自主性和开放性原则,即中国将自主建设和运行***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发展和应用将对全世界开放。

***有哪些用武之地?

***卫星导航系统通过其短报文通信、授时、定位和导航功能,适用于军用和民用领域。

北斗芯片

在军用方面,“***”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军事功能与GPS类似,这项功能用在军事上,意味着可主动进行各级部队的定位,也就是说大陆各级部队一旦配备“***”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除了可供自身定位导航外,高层指挥部也可随时通过“***”系统掌握部队位置,并传递相关命令,对任务的执行有相当大的助益。换言之,大陆可利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执行部队指挥与管制及战场管理。

在民用领域有较多应用场景,个人位置服务、气象应用、道路交通管理、铁路智能交通、海运和水运、航空运输、应急救援、指导放牧等众多方面都能用到***卫星导航系统。

此外,全国各地和公司也在逐步探索***系统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例如江西省就成立了江西省***应用研究院,未来将建设江西***高精度综合服务平台,吸引卫星导航人才、企业、资金等入赣,在全省大力推广***、高分技术等特色应用,带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推广。

同时,前几年兴起的共享单车还运用到了***功能,共享单车基于***卫星定位的虚拟电子围栏技术,实现了高精度站点内才能够取还车和结算的功能,有效地结合了传统有桩公共自行车管理有序和共享单车使用方便的优点,同时又规避了公共自行车还车不便以及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问题。 

当前,***系统在汽车前装市场、智能手机、高精度应用等五大方面实现了产业化突破和跨越式发展。未来,***卫星导航系统将会与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为市民城市生活提供高精度的位置信息。

***芯片的国产化程度

2012年12月27日,国家正式宣布***卫星导航系统试运行启动,标志着中国自主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其中,卫星导航专用ASIC硬件结合国产应用处理器的方案,成为***卫星导航芯片一项重大突破,该处理器由中国本土IC设计公司研发,完全自主开发的CPU/DSP核,包括指令集、编译器等软件工具链以及所有关键技术,均拥有100%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其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多线程处理器架构,可共享很多硬件资源,并在提供相当多核处理器处理能力的同时,节省芯片成本,一举打破了电子终端产品行业普遍采用国外处理器局面。

而基于该国产处理器卫星导航芯片方案的模块,是全球体积最小的BD/GPS双模模块,具有定位精度高、启动时间快及功耗低等特点。

卫星导航终端中采用的导航基带及射频芯片一般需要通过导航专用ASIC硬件电路结合应用处理器的方案来实现。此前的应用处理器多选用国外公司ARM处理器芯片核,需向国外支付IP核使用许可费用的同时,技术还受制于人,无法彻底解决产业安全及保密安全问题。如今,***多模导航基带及射频芯片国产化现已实现,中国人自己的应用处理器也在***多模导航芯片中得到规模应用。

与单纯的***芯片厂商相比,手机芯片厂商对终端定位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包括:基站辅助卫星定位技术、多种定位方案的融合、定位芯片与应用处理器或基带处理器的集成等。积极扶持国内手机芯片厂商进入***芯片研发领域,并积极研发综合定位解决方案,壮大完善***产业链。鼓励国内手机芯片厂商开展与***芯片厂商的多样化合作,共同推进手机终端***定位技术的应用。

无人再提***?

虽然***卫星导航系统一直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但一直以来,全世界范围内似乎都是美国的GPS曲高和寡,高歌猛进。***好像一边在发展,一边被“遗忘”。至于为何“无人再提”***,我试着分析一下其中缘由。

下面就从大众较敏感和熟悉的消费领域谈起,实际上,世界主流手机芯片大都支持***,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正成为标配,越来越多智能手机不仅安装了GPS系统,而且也开始提供***系统的导航服务。

现在的手机除了苹果,大多都支持***导航,至于手机里的所谓GPS,并非特指美国GPS,而是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le PositioningSystem)。

***信号的获取主要取决于手机处理器(SOC)中集成的定位芯片,目前大多SOC都能同时支持GPS、***和GlONASS。

***显然没到无人再提的荒凉境地,只是相比GPS还没达到那么大的普及程度,究其原因,大概可以总结为两点:宣传力度不够和生态不完善。

宣传力度不够是因为GPS早一步占领我国导航系统,而***在投入使用时没有被人们重视,人们都习惯了使用GPS。尽管目前很多国产手机已经采用了***系统,但为了销售额,有时候不会明确指出导航系统是***而非GPS,因为人们心中会更倾向于选择他们已知的、大众化的、知名度高的事物。

此外,在生态部分,目前我国运用GPS系统的东西太多,如果突然转换为***,很有可能导致系统瘫痪。所以有些公司或机构并不是不想使用***,而是因为有限制,GPS系统覆盖率太大,一时之间不可能突然全部换掉。

目前,***与GPS是一种互存、互融的关系,***相对GPS等系统,建成时间短,市场占有率低,硬件研发和生产的平均成本相较高,商业化服务时间短,成本高。目前来说绝大部分手机厂商的手机都是支持***导航的,比如说魅族、小米、华为、荣耀、三星、OPPO、锤子、HTC、一加等。

以上两个原因之外,***在组网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目前只有亚太地区可以使用,全球范围组网还未实现。

在前段时间,***导航系统正式面向全球开放了,这次开放意味着中国导航系统正在朝着更高更远的方向迈进,也意味着中国导航事业正在走向全球化的发展。

随着***系统的全球化,这也意味着中国将会在导航系统上占据强有力的地位,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将面临着竞争,毕竟现在GPS发展的已经非常完善,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GPS占据主导位置,但是现在***逐渐开始全球化,***将会提供全球化的服务,这样的话将会有一大批人更换定位系统,这也从一定意义上打破三大定位系统的束缚。

虽说我们国家在导航系统上发展较晚,但是实力方面相对强劲和完善,我国采用的三频信号卫星以及与地面顺利双向通讯的能力强于GPS,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三频信号导航卫星的国家。随着***导航的逐渐完善,我们手机的导航系统或许也将会换成***导航。

***导航全球化意味着中国导航事业又上了一层楼,这对于我国国防以及国民隐私得到了很大的保障,不再被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了,随着***导航的不断完善,市场的进一步扩大,相信***会逐渐进入大众的视线,打破被遗忘的宿命。

无人再提***,或许终究只是一场谬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