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人工智能”再次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

2019年全国“两会”,“人工智能”第三次出现在***的报告中,成为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新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在报告中指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这是继“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智能+”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作为国家战略的人工智能正在作为基础设施,逐渐与产业融合,加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报告中的人工智能以及“智能+”能给未来的产业带来哪些机遇和趋势?

“智能+”首次写入报告,

传统行业改造升级、万物互联

去年的***“两会”报告,提出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建设智慧社会。

在过去一年,人工智能成为改造传统行业、提升各领域效率的新动能,算力、算法、数据进一步大爆发。尤其是在底层算力层面,国内出现持续的造芯热潮。

互联网+

算力等技术的爆发带动了边缘计算以及物联网的应用,阿里、华为、小米、地平线等企业纷纷把AIoT作为下一个战略赛道,万物互联时代正在开启,传统制造业迎来智能改造升级的历史机遇。

华为去年发布《GIV2025打开智能世界产业版图》白皮书指出,基于 ICT 网络、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正将我们带入一个万物感知、万物互联、 万物智能的智能世界。到八年后的2025年,全球物联数量达1000亿,企业对AI的采用率将达86%,创造 23 万亿美金数字经济。

***报告中的“智能+”出现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部分。

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扩大至全部制造业领域。强化质量基础支撑,推动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让更多国内外用户选择中国制造、中国服务。

AI壮大数字经济,

提速降费推进互联网+

***的报告中还提出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

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成长。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

推进“互联网+”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持续推动网络提速降费。***报告中的一个重大利好消息是:今年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规范套餐设置,使降费实实在在、消费者明明白白。

同时,***报告中也指出,开展城市千兆宽带入户示范,改造提升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推动移动网络基站扩容升级,让用户切实感受到网速更快更稳定。

虽然5G技术没有提及,但是作为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基础设施,三大电信运营商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有试点计划,普遍认为到2020年是5G大规模商用的节点。

“关键核心技术”频繁提及;

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

在***的工作报告中,“关键核心技术”出现了3次,超过“人工智能”的次数(2次),足见国家对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视。

因此在***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扩大国际创新合作。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促进发明创造和转化运用。

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报告中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

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要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上下功夫,决不能让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

大力简除繁苛,使科研人员潜心向学、创新突破。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我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就一定能够迎来各类英才竞现、创新成果泉涌的生动局面。

回顾过去一年,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将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政策扩大至所有企业。制定支持双创深入发展的政策措施。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0%以上。

人工智能三次进***工作报告,

哪些是行业关注趋势?

2017年,是人工智能爆发的一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出台,让人工智能成为社会经济关注的焦点;

2018年,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将与产业深度融合,AI技术规模化、产业化应用和场景落地将越来越多,进而推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行业的智变升级。

我们统计了过去几年,国家层面出台的工智能相关政策。

互联网+

今年全国“两会”***报告,一方面显示出人工智能对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强调加强原始创新,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科技界代表、委员们的提议也反映了目前的状态。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建议,由国家卫健委牵头,在电子病历数据的管理、科研及使用方面统筹规划,加快相关智能应用的探索,助力形成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的一份建议是聚焦基础科研,建议案题为《关于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加强中国关键核心技术与基础科学研究的建议》。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科学领域成果转化,构建产学研联动创新平台,打通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创新衔接的绿色通道;建设科研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强化基础科学的普及和教育力度,引导社会力量提升科普水平,加强科技后备力量的培养,为中国未来20年至30年可持续的科技竞争力打下基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