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郝跃:电子信息紧缺人才培养,指标亟待放宽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发布《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7-2018)》,到2020年前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需求规模约为72万人左右,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现有人才存量40万人左右,人才缺口为32万人,年均人才需求数为10万人左右,而每年高校集成电路专业领域的毕业生中仅有不足3万人进入到本行业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郝跃长期从事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和新微纳米半导体器件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是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和微电子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

谈到电子信息产业人才紧缺问题,郝跃认为,尽管产业都在呼吁要大力培养电子信息产业人才,但是目前各大专院校集成电路等紧缺学科的名额过少,本科和研究生的数量都十分少。郝跃举例说,“由于学生可以在学院内自主选择细分专业,一些著名大学的微电子和半导体专业的本科生一年只有十几个学生。研究生来自全国各地,数量还稍多一些。”面对因产业高速增长而产生的每年十万人的人才缺口,各大专院校培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数量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因此,郝跃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尽快放宽这些电子信息领域紧缺人才的培养,建立单独的人才培养指标,放开更多的培养渠道,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和微电子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

其次,郝跃建议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养要加强实践环节。郝跃认为培养硬件相关专业人才与培养软件专业人才不同,“你在大学里有没有去实际研制过一个晶体管,和你只看书本是完全不一样。”他表示,目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十分重视对相关科系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培养。但是放眼全国,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还很少有开放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实操的平台。

因此,郝跃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共同搭建一个电子信息专业,尤其是微电子专业的学生实践平台,进一步提高人才供给质量,缓解产业人才供给数量不足的问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