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AI 2028年将达到138亿美元的规模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汽车人工智能(AI)相关业务的市场规模在2018年达到了1亿7,400万美金(约人民币11.8亿元),据法国半导体调查公司Yole Développement预测,今后10年里会保持49%的快速增长,在2028年将会达到138亿美金(约人民币938亿元)的市场规模。

关于详细内容如下,2018年的用于无人驾驶(Robot Car)的AI市场规模为1亿5,500万美金(约人民币10.54亿元),预计在2028年将增加到94亿美金(约人民币639亿元);2018年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t System)的AI市场规模为0,预计在2028年将增加至37亿美金(约人民币251亿元);2018年用于车载信息娱乐(Information +Entertainment)的AI市场规模为1,850万美金(约人民币1.3亿元),预计在2028年将增加到7亿7,000万美金(约人民币52亿元)。
 汽车电子

2019年以后,灵活运用AI支持驾驶和无人驾驶将正式开始

根据Yole在2019年2月的调查结果来看,当前主要有两种业者在进行研究。

其一是传统汽车制造商,为了提高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水平,试图添加深入学习(Deep Learning)的算法(Algorithm)等功能,以识别障碍物。具体来说,丰田汽车、GM、Ford、BMW、Audi、Mercedes以及Tesla等新加入者也包括在内,预计在2019年销售Level 2+ 和Level 3的ADAS车辆(基于AI的无人驾驶汽车)。

另一个是大型IT企业和新型创业公司,他们提供服务给机器人出租车(Robotaxi)、无人摆渡车(Shuttle)这样的无人驾驶车辆(Robot Car)。Google(Waymo)、Uber、Yantex、百度、苹果等预计于2019年在某些特定城市首次提供机器人出租车服务,还有一些新型创业公司预计在各地区提供MaaS服务(Mobility as a Service —— 无缝出行服务)。

而且,关于无人驾驶摆渡车、公共汽车、商用车,Navya、EasyMile和Drive.ai等新型创业公司启动了在封闭环境里运输人和物的低速运输服务;Continental等Tier 1也打算投资这一有前景的市场,以增加业绩。
 

汽车AI的主角是英特尔和NVIDIA

汽车AI的算法(Computing),一直以英特尔及被英特尔收购的Mobileye、NVIDIA这些大型半导体企业为中心在发展。NVIDIA一直致力于提供Xavier GPU,它是为了计算深度学习算法(Deep Learning Algorithm)而专门设计的,而且搭载了专门设计的单元,瑞萨电子、Xilinx(赛灵思)、Kalray等也在这一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在这一领域,代表美国的很多半导体处理器厂商和FPGA厂商在AI芯片开发方面进行着激烈的竞争。

作为智能家居(Smart Home)的巨人——谷歌和亚马逊,都灵活运用AI技术的声音识别系统分别开发了“Ok,Google”和“Alexa”,并且适用于汽车。其中,谷歌希望通过与自家的Android OS相结合,使其更加先进。另外,在手势识别方面,Sony Softkinetic正在与汽车厂商进行合作。
 汽车电子
 

谁是汽车AI的胜利者?

在用于AI的传感器、硬件(AI芯片)、AI 软件、Tier 1(Continental、电装、博士等)、汽车厂商(Audi、Volvo、GM、丰田、日产等)、服务提供商(Waymo、Uber、百度等)这一系列的汽车AI相关的市场供应链(Value Chain)中,每家企业都为了获胜而开展着激烈的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哪家企业会是赢家呢?据Yole预测,率先在无人驾驶、安全、服务体制这三方面都可以提供成熟技术的企业才可以确保占有汽车AI的大半市场。Google Waymo在技术、服务两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其无人驾驶车辆已经行驶在路上。另一方面,在ADAS领域,奥迪预计于2019年发售搭载Level3 AI的ADAS汽车(2019 奥迪A8),其他竞争对手公司的应该会在2020年以后开始销售Level 3的ADAS汽车。Ford、Volvo、丰田等公司应该会跳过Level 3在2025年前后直接过度到Level 4。在AI计算领域,Intel/Mobileye和NVIDIA拼胜负,不过,瑞萨和Xilinx也会紧跟上去的。在用于信息娱乐的AI领域里,当前只有少数玩家:手势识别领域要数Sony 的Softkinetic,声音识别领域由经验丰富的Google引领。
汽车电子

来源:CINNO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