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物联网的蓬勃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垂直行业加入。应用类型呈多样化、差异化发展:从传统的智能抄表朝着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智慧物流、智能交通,从静止状态向中高速移动,从封闭/半封闭场所到整个城市甚至国家区域,极大推动了应用规模的壮大。
随着物联网大规模的应用,Wifi、Lora无法在短的时间内提供全面的网络覆盖,同时,随着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正式关闭2G网络,基于2G的物联网接入也进入萎缩阶段。
基于授权频谱的NB-IoT技术,可以在现有移动网络设备上,通过软件升级全面提供物联网接入,未来还能为5G用户提供低功耗广覆盖的业务,受到了运营商广泛的关注。根据Ovum在2018年12月发布的统计,全球共有118个运营商积极投入到NB-IoT网络的部署中。Gartner预计,到2023年全球NB-IoT硬件部署总量将接近全球所有物联网总部署量的1/3。
此外,NB-IoT物联网应用也在蓬勃发展。以中国为例,三大运营商在2018年除了继续推动智能抄表类业务,还积极和消防、家电等多个行业合作,引入了智能烟感、共享家电、智能家居、智能电动车管理等多项应用。单一应用区域内的部署规模高达数十万,多种应用非均匀、动态地分布在同一区域,也呼唤NB-IoT网络能力的提升。
不同垂直行业的加入,应用服务呈现多样化发展,对NB-IoT网络提出了新的需求。以智能物流为例,货车运行轨迹的跟踪、物品状态的监控等需要网络能以较高的速率,在移动状态下传递定位及监控信息。
因此,中兴通讯积极和芯片厂商合作,在2017年底业内首家完成了基于R14的速率增强功能(更大的数据块和双HARQ技术),上行单用户最大速率达到了158kbps,下行为103kbps,在单用户速率上具备全面代替GPRS应用的能力。NB-IoT速率增强功能不仅可以加速定位信息的上报,实现终端软件升级等服务,还加快了运营商2G网络退服的步伐。
中兴通讯还和运营商紧密合作,在2018年8月率先进行了多种定位技术的验证,包括OTDOA、E-CID以及自研的定位增强功能(UTDOA/E-CID加指纹库)。尤其是中兴通讯自研的定位增强功能,定位精度可达到50米,有利于高精定位服务的推广。
此外,在2018年底的天津外场测试中,中兴通讯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上述功能的外场验证,并确保NB-IoT终端在时速120km/h的场景中,仍能够正常进行业务。这为后续智慧物流、智能交通等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应用规模的扩张,使得同一区域内的物联网应用将呈现多样化、差异化发展,急需强大的网络性能支撑。中兴通讯以容量为起点,在2018年2月,首家完成了基于R14的多载波增强功能的验证,可支持NB-IoT终端快速增长的需求。此后,中兴通讯积极和垂直行业伙伴一起,进行了大量应用话务模型的研究和大容量性能的分析。在上海理工大学共享空调的应用中,和海尔公司携手合作,针对共享家电类应用的时延要求低、应用集中触发等特性深入研究,提供大容量并发业务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够支持区域内400个终端业务的并发,为用户提供多样化、高效率的服务。同年9月,中兴通信携手共享家电生态联盟成员共同发布了物联网时代首个基于NB-IoT的共享空调标准。
另一方面,NB-IoT也在农业、矿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覆盖场景涉及草原、沙漠以及海洋等地域广阔的空间。中兴通讯在基站侧提供超远覆盖方案,无需终端支持,就能达到100km的覆盖半径,有效地扩展了物联网的应用场景。
2019年2月,由中兴通讯主撰的《IoT网络性能评估白皮书》将在GTI峰会上发布,和业界行业伙伴一起共享在NB-IoT网络性能评估方面的研究成果。
应用终端的不断接入,不仅对网络性能带来强大的冲击,还对网络的运维管理提出新的要求。中兴通讯积极致力于NB-IoT网络的智能化运维,通过完善测量上报机制,不仅能够准确而可靠地上报下行信号测量的估算值(误差范围小于2dB),同时还提供北向接口能力,完整地上报测量结果,完成对海量物联网终端接入的初级管理。未来,中兴通讯将和运营商一起从接入层、管道传输层、业务应用层三个方面构建NB-IoT网络性能评估体系,推动NB-IoT网络运维智能化。
随着物联网业务的不断拓展与规模商用,NB-IoT应用市场将更加繁荣。中兴通讯凭借在NB-IoT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将与运营商一起打造优质的NB-IoT网络,携手合作伙伴推进NB-IoT应用的标准化与普及率,共同繁荣物联网生态圈。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