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RMSYS上进行uClinux内核移植的总结

嵌入式技术

1343人已加入

描述


1. 简述

针对“如何在以S3C44B0X为核心的ARMSYS开发板上建立uClinux内核移植”的一个总结,其内容包括对Bootloader的功能分析和uClinux2.4.24发行版内核基础上针对S3C44B0X开发板进行修改的重点内容的逐一列举。

2. Bootloader

2.1 Bootloader概述

Boot Loader 就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的一段程序。通过这段程序,我们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从而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带到一个合适的状态, 以便为最终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准备好正确的环境。因此,正确建立uClinux的移植的前提条件是具备一个与uClinux配套、易于使用的 Bootloader。

ARMSYS开发板提供了这样一个uClinux专用的Bootloader,该Bootloader程序烧录在系统的地址0x0处,每次上电即运行,能够正确完成硬件系统的初始化和uClinux的引导。

理论上,uClinux引导时并非一定需要一个独立于内核的Bootloader。然而,将Bootloader与内核分开设计能够使软件架构更加清晰,也有助于灵活地支持多种引导方式,实现一些有用的辅助功能。

ARMSYS提供的Bootloader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如下:

1.硬件初始化;

2.从主机下载新的内核映像和文件系统映像;

3.烧写NorFlash和Nandflash;

4.加载uClinux 内核映像并启动运行;

5.提供串行超级终端上的人机操作界面。

2.2 存储空间分布

Bootloader采用默认的存储空间分布地址来加载uClinux内核、文件系统,并按照正确引导uClinux的运行。在ARMSYS的Bootloader中,默认的存储空间分布如下表:

内容 起始地址 存储介质
Bootloader程序空间 0x00000000 Flash
压缩内核映像 0x00010000 Flash
ROM文件系统映像 0x000e0000 Flash
内核运行地址 0x0c008000 SDRAM
压缩内核解压地址 0x0c100000 SDRAM
文件系统加载 0x0c700000 SDRAM

这个存储空间的分配方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通过修改Bootloader中的相关代码来改变。

2.3 Bootloader的工作

完整的Bootloader引导流程可描述如下:

硬件初始化阶段一

◎ 硬件初始化;

◎ 复制二级中断异常矢量表;

◎ 初始化各种处理器模式;

◎ 复制RO和RW,清零ZI (跳转到C代码入口函数)。

硬件初始化阶段二

◎ 初始化本阶段使用到的硬件设备;

◎ 建立人机界面;

◎ 实现映像文件的下载和烧录工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相关推荐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