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做中餐的机器人诞生了;会做300多道中国菜

机器人

524人已加入

描述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在深圳南山区政府机关食堂就餐的人,不久将可吃到机器人炒的菜。会炒菜的机器人近几日正在高交会展出,引得不少市民争相品尝它炒的菜。其制造者深圳繁兴科技公司执行董事赵炜昨日表示,炒菜机器人高交会后就将开展市场测试,为正式上市做准备,南山区政府食堂是9家测试用户之一。他还透露,炒菜机器人最快明年3月上市,将来考虑制造迷你型提供给家庭使用,手艺不逊于大师傅。

由深圳繁兴科技公司研制的炒菜机器人面世于去年高交会前夕,是世界首款中餐烹饪机器人。

经过一年完善,炒菜机器人在外表和菜的味道上有所改进。据了解,炒菜机器人目前可以烹饪 180道中国菜肴,这些菜肴均是由各个菜系的大师级人物参与设计完成的。这些大师级人物包括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鲁菜大师高炳义,川菜大师史正良等,共有22位,涵盖了鲁、扬、粤、川、湘、徽、浙、闽等我国主要菜系。

繁兴科技公司执行董事赵炜告诉记者,经过大师们的设计,机器人炒的菜跟大师亲手做的几乎没有区别。机器人的“作品”这几日也在高交会现场供市民品尝,不少市民称味道非常正宗。赵炜表示,今后每年会新开发 200道菜。

赵炜说:“我们做了试验,同时由大师本人做一道菜,再由机器人做一道同样的菜,两者放在一起让国家一级烹饪评委小组来品尝,结果是很难分辨哪道是大师本人做的,哪道是机器人做的。而且,机器人的重复性非常高,比人还要高,我们做过测试,比如让大师一连做三道同样的菜,味道的稳定性不如机器人做的。”

家庭迷你型机器人大师争取在 2010年进入家庭,售价应该在5万元左右。市府机关食堂也申请测试炒菜机器人即将进入市场测试阶段,听取实际使用的意见建议。赵炜介绍说,市场测试大约选择9家用户,其中包括南山区政府机关食堂等。市政府领导也曾提出希望在机关食堂测试,不过,因为担心测试过程系统不稳定,市政府食堂测试的要求被婉拒。

在本次高交会结束后,测试就将开始,南山区政府会获得三台炒菜机器人,其中两台实际运转,一台备用。测试期间,炒菜机器人可以炒30种菜。

售价控制在30万元以内

赵炜告诉记者,在测试完成之后,炒菜机器人就将投入产业化,最快明年3月份正式上市,接受订单。不过,一开始只会供给深圳地区,明年下半年后供给周边珠三角地区。据了解,在投入产业化的起初,每年大约可以生产 500台炒菜机器人,对于每台炒菜机器人的售价,赵炜表示争取控制在30万元以内。

赵炜说,他们机器人炒的菜最低一份可以便宜到8元钱。炒菜机器人投入使用后,就餐的费用不会增长,从长远来看,甚至还会有所下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