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原创,作者:章鹰,电子发烧友执行副主编。
回首半导体发展10年的轨迹,我们发现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在2009年达到2263亿美元,2018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4688亿美元,增长了2倍。中国半导体的市场需求在过去10年间增长迅猛,带动了本土中国芯片厂商的快速增长。
自2015年起,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集成电路的单一市场。但是中国集成电路进口依赖问题仍旧突出。2018年,中国进口的半导体产品达到3000亿美元,中国芯如何在全球半导体找到自己应有位置。中国芯的市场机会在那里?中国芯在哪些细分领域有实力留下来?哪些是中国芯难以进入的领域?企业如何在国际标准中有所作为?在第七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中国芯创新高峰论坛上,来自华为海思、华大半导体、澜至半导体、圣邦微和艾普柯高管分享他们的最新思路和市场前瞻。
现场嘉宾:
吕宽亮:我来自华为影像事业部,华为在智能安防行业内产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大数据得到广泛重视后,Camera作为数据的重要输入口,AI计算的到来让市场有了更大的空间。
AI产业的未来前景可期,但目前我们看到的是问题,AI市场雷声大,雨点小。AI芯片的出货量没有达到华为的预期。
两大原因:第一、AI落地应用一定要和应用场景、细分市场结合来谈,目前细分市场没有行业标准,阻碍了应用的落地。比如安防行业,各个智慧城市的安防规格都没有统一的标准;第二、AI技术能力已经有所提高,包括芯片性能和算法能力,准确度还没有达到客户最终要求。智慧杆摄像头白天的准确度可以达到80%以上,但是到夜晚准确度就下降到60%。现在AI芯片已经没有很高的差价,但是价格贵,一方面是厂商的毛利诉求,现在购买的客户还没有那么多,价格高;另外一方面是算法比芯片还要贵。
AI产业要真正启动,首先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一起来努力,制定清晰的标准制。其次,细分行业的需求,需要专家和企业不断深挖需求;还有,算法公司、设备制造商和芯片公司抱团,把整个AI产业应用需求推动起来。
赵琴琴:华大半导体的MCU产品立足满足物联网市场需求。MCU作为物联网的核心器件,在终端模组中的价值应该在30%以上,物联网细分市场应用不断兴起,市场规模在万亿级,终端接入在百亿级以上。针对物联网行业的市场需求,华大推出了超低功耗的MCU产品,要求做到极致。这是我们对国产芯片做出的贡献和努力。
杨毅:圣邦微是国内重要模拟元器件公司,2003年成立,2017年上市。在国际上,圣邦微排名位列TI和ADI之后。中国消耗全球半导体产品70%以上的需求。我们有市场、人才的优势。在模拟芯片中,圣邦微的产品还不算很全,2018年销售额达到1亿美元,与TI相比,我们的业绩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赢得新市场,我们意识到还有许多基础工作要做。
芯片主要布局在传统领域,企业主要通过不断提高性价比来提高竞争力。但对于芯片应用新拓展的领域,谁先进入市场谁就有话语权和定价权,中国公司对客户响应速度快,这是我们的优势。
蒋益杰:澜至半导体为市场提供OTT/STB家庭娱乐整体解决方案以及Wi-Fi/BT无线互联解决方案,主力做WIFI芯片,还有智能音箱。
在智能语音交互市场上,AI芯片性能普遍达到终端产品的应用需求,算法部分国内公司有瓶颈,重要的算法和先进的算法还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算法部分还是可以提高的。物联网市场中,边缘计算和本地计算有很多的市场机会,如何真正用语音控制还是市场的痛点,目前都是展示的Demo,真正的产品还有一段距离。
中国芯市场足够大,在物联网和AI市场有足够的机会,关键是中国公司要研发出有竞争的产品和算法。
李碧洲:公司聚焦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不会集成在芯片里面,从最初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提供环境光和距离传感器,到开发出可穿戴设备应用的心率传感器,3D人脸识别应用,艾普柯新增了ToF传感器及解决方案。我们和中国算法公司合作,提高整个产品的体验。
杨毅:中国芯可以耕耘的领域更多,在模拟芯片领域,TI和ADI都是非常有实力的国际企业,圣邦微要扩大市场份额,必须加快产品迭代。5G基站,华为已经全球占据非常高的份额,我们的观察时,必须耐心把研发做好,产品技术实力增强后,我们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赵琴琴:涉及到消费类终端产品,中国芯做得还不错。在高端制造领域,中国制造还依赖国外芯片公司的高端产品。与国际名声相关的多在高端产业,比如工业控制,华大MCU承接中国电子集团工业控制转型升级的使命,这是国家需要重要发力和关注的领域。
在工业控制领域,华大半导体不仅要有关键芯片,还要建立从芯片到应用整体产业链,满足核心领域客户的主要需求,扩大市场份额。
蒋益杰:首先,企业要把芯片质量打磨好,不要让客户有太多抱怨。第二、如何和算法公司合作?如何软硬件结合更加一体化?让客户在使用新品后体验更好。我们遇到一个情况是,国际客户拿国际芯片标准对我们提出要求,我们快速反应,解决客户的痛点问题,客户对我们产品的接受度就加大。
李碧洲:中国芯片公司需要提高自身产品的含金量,以更有力的产品进行市场竞争。
杨毅:除了存储芯片以外,中国芯片在市场的表现都有很大提高。以模拟芯片领域,圣邦微从2014年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和客户一起进行测试,客户对我们产品的接受度不断提高。国际客户对国产芯片公司敞开大门之后,我们深刻体会到国际客户对芯片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未来,如果更多的国际客户可以给中国本土芯片设计公司机会,我们会有更快的增长。
李碧洲:我们愿意为国际大客户进行定制性开发,甚至可以考虑不盈利的情况。我们在光传感器领域有80%的技术储备,还是以技术实力和产品赢得客户。
蒋益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都有增长空间。比如国内市场由广电在主导,只要抓住它的主要需求,并提供产品去满足,就有自己的市场空间。国内WiFi市场还有广阔空间,有赖于厂商把市场做大,把产品质量做好,软硬件结合做好,我们立足差异化产品,未来三年以差异化的产品捕捉公司新增长点。
吕宽亮:中国芯要敢于在国际对手面前亮剑,关键是技术实力比拼,如果中国芯技术上不如对手,就很难谋求新的市场份额。
华为的经验时,中国芯必须在技术、服务和性价比方面确立自己的优势。只有真正解决产业痛点和客户痛点,客户才会选择你的产品。面对全球化的客户,我们就要提供全球化标准的产品。
蒋益杰:这与公司的规模和技术实力密切相关,华为海思是国内IC设计的龙头企业,澜至半导体现在是100-200人的规模,目前还没有能力成为IC设计的领导企业,我们呼吁大的公司建立联盟,将中小企业的诉求加入,这是我们期盼的。
杨毅:当中国芯片在细分领域的产品领先于国际对手时,符合客户需求的,我们就拥有一些范围的定价权。
吕宽亮:物联网领域,AI领域的行业标准需要政府、产业和企业三方合力,而且标准一定要具有开放性,外资公司业可以进入,在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厂商提倡的标准就有机会成为国际标准的一部分。
中国芯片厂商要拥有某些领域的芯片定价权,就必须在公司企业战略中对不同市场形成不同的利益诉求,以性价比来让市场需求起量,最终撬动市场的真实需求。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