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万亿市场,打造千亿物联网集群生态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物联网十三五规划过半,“产业规模突破1.5万亿”的目标已经完成了超过80%。在2015年底,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达75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市场,并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

“十三五”以来,由于4G、云计算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产业日趋成熟,中国物联网产业开始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业已成为支撑互联网+、中国制造、智慧城市等国家战略的重要产业,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海量、多样的智能终端产品已经成为打造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农业物联网的突破口。全球互联网巨头、智能手机企业、传统行业龙头企业都已经以智能终端为起点,从产业链、行业应用、系统平台等不同角度构建各自的产业生态。

在此关键时期,中国通信学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及印度通信与电子协会五大国家级协会将首次联手,于5月9日-11日在宜宾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大会。希望搭建高端跨界、跨区域的交流平台,充分调动互联网、智能终端、传统产业等多方资源,推动智能终端跨界融合创新,更希望通过大会将中国最新的技术及应用向亚非国家推广、普及。

万亿物联网

目前,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省产业规模已经超过千亿元,福建、重庆、上海、北京、江西等省市规划十三五期末达到千亿元规模。根据各省产业规模,工信部旗下信息通信产业研究院测算,截至2018年6月,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达1.2亿元,距十三五期末目标值已完成80%。

国内物联网产业正在沿消费物联网、产业物联网、智慧城市三条主线发展。其中,智慧城市需要在交通、安防、环保等行业部署海量的感知终端,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物联网市场。

以安防为例,得益于人工智能产业成熟,以及平安城市、雪亮工程等政策的实施,中国安防产业在2017年已经突破6000亿元,根据安防行业十三五规划,安防企业总收入在2020年将达到8000亿元。而且,安防产业也给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提供了最佳的融合应用场景,以人脸识别、图像识别为功能优势的安防产品,已经为公安、交通、海关、铁路航空安检、社区管理等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创新应用。

同时,智能家居则是消费物联网的代表。IDC统计,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硬件出货量达到1.5亿台,同比增长36%。其中增速最高的是智能音箱设备,2018年,中国智能音箱设备超过2000万台,年度增速高达1051%。这一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语音识别与智能硬件的融合,语音作为人机交互的新型载体被消费者接受,也迅速扩大了智能家居市场。目前,电视、灯泡、传统家电都在与语音识别融合,已有30%的智能家居产品搭载了语音助手。据IDC预测,到2023年,中国智能家居出货量将达到5亿台,年均增速27%。

目前,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接近1700亿元。除此之外,农业物联网、工业物联网也处于高速增长状态,根据多方预测统计,2018年,中国农业物联网市场规模约770亿元、工业物联网规模约1870亿元。

物联网市场已经形成了万亿级产业规模,而且,智能硬件、人工智能、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正在不断提升物联网产业的创新能力。搭建软硬件技术平台,搭建产业融合升天,已经成为物联网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搭建融合生态

强化生态布局、完善技术体系是物联网十三五规划的主要任务。根据规划要求,到2020年,中国将建设10个特设产业集聚区基地,培育200家左右技术研发能力较强、产值超过10亿元的骨干企业,

根据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特色产业集聚区已建设完成5个,距十三五期末目标完成50%;国内产值超过10亿元的骨干企业已达120家,目标完成60%。除此之外,中国还建设了全球规模最大的NB-IoT网络,基于公众通信网络的物联网设备数量已经达到5.4亿。

但是,由于核心产业基础能力薄弱,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等问题长期存在,国内物联网产业始终缺少能够整合上下游资源的龙头企业。这也导致中国智能硬件产业发展相对碎片化,且从芯片、模组到硬件产品出现大量的同质竞争。而国际企业则已经通过上下游资源整合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企业体量、应用场景覆盖、生态建设大幅领先国内企业。同时,由于传统产业本身局限性,传统企业对于与物联网产业融合始终十分谨慎,协同传统产业资源,打造产业物联网生态系统也已经成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十三五以来,四川省通过产业推进办公室、设立专项资金、编制工作方案、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建立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发挥产业联盟作用等六大措施,强力推进四川物联网产业发展完善。已经在智慧城市、智慧工业、智慧农业、交通物流、医疗教育、智能家居等10个应用领域启动示范工程,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预计在2020年,四川将培育100个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物联网企业和20家物联网上市公司,形成1000亿元规模的物联网产业集群。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