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与AI技术将为全球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移动通信

308人已加入

描述

5G作为一项通用技术,将重新定义万物,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发明时代,这是一个加速创新、突破界限的时代。随着数十亿终端接入网络,如何高效实时的运用海量数据,使之成为触手可及的人工智能,是重要的发展机遇,崭新的服务和行业将层出不穷,精彩纷呈。”在近日召开的2019高通人工智能开放日上,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在主题演讲中表示。

孟樸认为,随着5G脚步的临近,其带来的边际效应将愈发凸显。比如,5G与AI技术将为全球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给各行各业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而高通正在致力于推动5G与AI向前发展,打造强大的生态系统,为新时代的到来作好准备。

5G将成为一项通用技术

2017年,高通发布了《5G经济》报告。报告指出,预计未来因为5G技术,将给全球经济带来12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长,而2020-2035年间5G技术带来的全球GDP增长量相当于一个印度的GPD。

在研究中,高通发现,历史上每一个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变的时代,都起始于一种通用技术的出现,比如印刷术、蒸汽机、电力、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这些技术快速普及的时刻,都成了社会经济变革的重大节点,人们将这类技术称之为 “通用技术” 。

孟樸表示,几年前,高通预见:5G本身将成为一项通用技术,使万事万物彼此互连。在过去,高通用移动科技把全球数十亿人连接在一起,而现在高通将把这种连接的能力带给万物。

“正如电力和互联网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无线连接的普及所驱动的变革,将比肩甚至超越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在时代变迁中敢为人先的创新者,将迎来一个充满新机遇的时代,高通称之为发明时代 。”孟樸称。

5G已来 机遇何在?

孟樸认为,2019年,5G将实现商用,万物智能互连的时代之门已经开启。在未来10年中,与5G部署并行发展的关键技术趋势,是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运用,而其核心技术就是人工智能。

孟樸表示,5G与AI技术将为全球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5G的全面商用,将在2035年前赋能众多行业,并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到2022年,在企业级领域,AI衍生的商业价值将达3.9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全球收入水平将在5G和AI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提升,同时,5G 和AI还将改善人们的的生活质量。

“2019年是5G的元年,在全球范围内,从4G过渡到5G的速度,比3G过渡到4G更快。4G LTE是全球最成功的连接平台,但对比4G元年和5G元年的部署情况。4G第一年的时候,有4家移动运营商部署网络,3家终端厂商发布4G产品;而如今的5G,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20家运营商宣布了5G网络部署计划,同时将有超过20款5G终端在今年发布。这表明,整个行业对5G拥有广泛兴趣,5G已获得强劲发展势头,5G的生态系统也正在蓬勃发展。”孟樸称。

同时,智能无线边缘的发展趋势,与高通将移动领域的基础科技带到全新行业的公司战略高度契合。高通正积极参与到智能手机、PC/平板电脑、扩展现实(XR)、汽车和物联网这五大领域中。

孟樸预计,到2025年,这些细分市场的AI应用率,将从去年的不到10%,增长至100%。在这一趋势的驱使下,终端侧AI将成为许多关键平台的标准特性。移动连接和移动计算是AI革命的中心,而高通正处于这场变革的中心。

AI将推动商业格局转变

据孟樸介绍,过去十多年,高通一直致力于AI领域各个方面的研究,也驱动着产品路线图中AI的应用。高通的基础研究和所交付的产品,让AI可以应用于众多行业。

据悉,早在2007年,高通就启动了首个AI研究项目;2008年,成立高通 AI Research,希望加速AI创新。同时,高通十分关注整个行业的创新趋势,并通过风险投资的方式积极支持AI领域的初创企业。2009年,高通对Brain Corp进行了首次AI投资。此后,又投资了多家前沿的的AI初创企业,其中有多家中国公司, 2018年,高通设立了1亿美元的AI风险投资基金。

除此之外,高通也致力于打造强大的生态系统,为新时代的到来作好准备。据介绍,高通与众多领先的云服务商和软件开发商合作,打通云端与终端的连接和应用,将AI带到消费者的手中,也扩展到各行各业。

在高通召开的人工智能开放日上,高通还联合近20家AI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展示了40多个基于高通人工智能引擎AI Engine的AI应用,涵盖拍摄、音频、游戏、翻译、手势识别、AR、物联网等丰富的AI用例。

孟樸称,“随着高通陆续推出支持高通人工智能引擎的新平台,更多新机遇不断涌现。高通将一如既往,用前沿的基础科技和产品,赋能新一代的创新者,在发明时代大显身手。”

在演讲最后,孟樸表示,AI驱动了重大创新,同时也颠覆了传统模式。它将推动整个商业格局的根本性转变,包括手机等移动终端、汽车、智慧交通、物联网等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