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19财年阿里巴巴收入3768.44亿 小米电视价格战引发质量危机

科技金融

23人已加入

描述

  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19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及2019财年业绩(注:阿里巴巴财年与自然年不同步,从每年的4月1日开始,至第二年的3月31日结束)。2019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3768.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净利润8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

  第四季度收入934.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净利润258.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2%。

  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董事长蔡崇信,CEO张勇,CFO武卫等高管出席了随后举行的分析师电话会议,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了分析师提问。

  【阿里巴巴第四财季营收934.98亿元 同比增51%】
 

  以下为分析师问答环节主要内容:

  摩根大通分析师:感谢管理层回答我的问题。我想针对CFO武卫所说的针对于三四线城市的投资战略提出一个跟进问题。我认为淘宝也正在采取相关的策略。现在运营环境、行业竞争局势、下沉速度、以及不同人群的可支配收入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你认为在2020财年成为赢家的关键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将会在这些城市和消费者结构投资方面投资怎样的金融资源呢?

  CEO张勇:在2019年财年,电子市场中新增消费者数量超过一亿,77%来自于下沉市场,正如我在开场陈述中所说的,我们会继续在这些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中加大投资,获得新用户,我们坚信,这些新用户会融入我们的电子市场,改变生活方式,这些用户会帮助我们扩大市场,这就是我们会继续进行投资的原因。除了市场营销支出和经过深思熟虑的市场营销解决方案,还有我们开场陈述中表示的,对于这些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和新消费者,我们想要为他们提供很好的体验,以及灵活的搜索推荐结果。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感谢管理层回答我的问题,祝贺阿里巴巴 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我的问题有关于2020年的业绩展望。是否能讲一讲具体的销售额、季度营收展望以及其他方面?管理层制定销售指引考虑到了怎样的宏观环境因素?CFO武卫提到还没有计划在2020财年把佣金货币化,这是否意味着,如果经济或者市场条件允许,在2020财年还有可能会将佣金货币化?

  蔡崇信:我想补充一点。我们所关注的宏观环境是长期内的趋势,这些趋势推动了我们的业务发展,而不是各季度的GDP增长或者行业内的因素。我认为中国经济在转型成为一个服务导向型经济,在过去的五年内,有很多的制造业岗位被裁撤,而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服务业的岗位。这种持续性的就业岗位的增长推动了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并且推动了消费,这是一个宏观经济趋势。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也有转变为国内消费驱动型经济的趋势,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趋势,会持续很多年。在将来,中国会扩大进口。我们也把这些因素纳入了对阿里巴巴的运营之中。如果把阿里巴巴看成是一条河里的鱼,我们是在顺流而不是逆流,因为这些长期的现实趋势因素是阿里巴巴继续发展的推动力。

  高盛投资分析师:去年的GMV中有多少来自于新增的一亿活跃用户?目前的用户基础有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两个问题是管理层之前所分享的数据的延伸。CFO武卫曾经提到阿里巴巴会继续在本地服务、数字媒体、物流和云服务等方面进行投资,2020财年的投资力度相比起2019财年又怎样的变化吗?

  CFO 武卫:新增的一亿用户中绝大多数都来自于下沉市场,这些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相比起前几年的一线城市消费者相对来说低一些,这大概就是这些新增用户的消费水平。你说的这些业务都还处于亏损状态,数字媒体和本地服务亏损最为严重,我们会继续按照规则行事,但同时,我们会努力参与市场竞争,争取扩大市场份额。我认为阿里巴巴有非常平衡的业务计划,能高效地利用支出。

  美银美林分析师:现在淘宝和天猫都受同一个CEO管理,在将来淘宝和天猫的定位会采用怎样的计划和策略呢?这两部分业务的策略会有所不同吗?相比于以前的策略又有怎样的不同呢?

  CEO张勇:近来阿里巴巴任命蒋凡为淘宝和天猫的CEO,我们作出这样的决定,主要是因为淘宝和天猫是两个高度整合的市场,手机淘宝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入口,让用户得以探索淘宝和天猫,所以,我们需要高度整合的产品结构,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作为淘宝和天猫的共同CEO,蒋凡有非常强大的产品界面背景。蒋凡会是淘宝和天猫这两个高度整合市场的总产品设计师。

  针对于淘宝和天猫不同定位的问题,淘宝依旧是一个消费者社区,它的价值在于去探索、发现探索的乐趣以及深入的体验。天猫旨在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有很高的确定性。对于淘宝来说,天猫能够丰富产品的供给。我认为此次公司结构变动,能够巩固天猫和淘宝的定位。

  巴克莱银行分析师:感谢管理层接受我的问题,恭喜阿里巴巴本季度获得了喜人的成绩。我的问题是对于九个电子商务业务板块的投资,比如外卖、数字媒体、物流等,这些投资会在下一个财年对利润造成怎样的影响?阿里巴巴旗下有子公司和投资公司,比如蚂蚁金服等,这些业务在下沉城市的覆盖率很高,管理层会怎样利用这些资源来在下沉城市获取更多的用户?

  CFO武卫:在投资方面,我们确定,投资支出会更加高效并产生效果,我们会在这些城市的相关业务领域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市场地位,就比如本地服务和数字媒体。在提高投资支出效率方面,我可以给你举个例子具体解释一下。首先,来自于下沉市场的订单总额只占总体数额的20%,也就意味着我们在下沉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我们对于一线城市的投资支出效率和其他对手企业是差不多的,但我们还没有真正进入下沉市场,当我们能进入这些市场的时候,我们就有机会去提高投资效率。另一方面是利用集团旗下各公司的协同作用,比如用户和流量获取,就能够促进投资效率的提高。支付宝上的饿了么订单额占据饿了么总订单额的30%。这就是我们相比起其他企业的独特优势,也就是能够去利用其他业务板块。

  CEO张勇:第二个问题,我们在与业务伙伴紧密展开合作,比如“趣头条”,深入挖掘下沉城市的市场。可以想到,新的互联网用户会从社交网络和消费基本网络内容起步,慢慢地,他们有了第一次网络消费,真正开始为互联网付费。所以,我们会与这些媒体展开紧密合作,因为他它们通常都有非常大的用户群体,帮助我们在这一领域实现用户增长。

  花旗银行分析师:我想与CFO武卫确认一下,在本季度,管理层分出了更多的流量用于试验佣金的货币化,造成了本季度CMR(客户管理收入)的逐步升高,是这样吗?你也提到了2020财年没有计划对佣金实现商业化,这是否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会出现CMR增长速率减慢还是取决于管理层是否会在某季度试行佣金货币化,造成2020财年CMR的波动?

  CFO武卫:我们在本季度的确分拨出了更多的流量试验佣金的货币化,我也说过在2020财年不会扩大佣金货币化的计划。本季度客户管理收入的增长,约为31%,前几个季度是26%或27%,部分原因是我们本季度分拨出了更多的流量试验佣金的货币化,我们2020财年不扩大佣金货币化计划的原因跟我们之前扩大B2C市场份额一样,如果我们要实现佣金货币化,就可以增加CMR,但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是长期的增长,获得更多的来自于下沉市场的用户,给他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并且督促商家提供更丰富的产品服务于这些用户的需求,这是我们的计划。

  汇丰银行分析师: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已经一年的时间了,在饿了么外卖业务方面,请管理层谈一谈到现在为止市场竞争局势的变化以及市场份额的变化?外卖业务对整个阿里巴巴生态以及物流策略有怎样的作用?

  CEO张勇:四月份的时候我们庆祝了饿了么加入阿里巴巴一周年。回顾过去一年,我们都认为饿了么的加入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第一个原因是饿了么的加入拓宽了我们的业务板块。外卖业务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必需品。虽然外卖的关键在于订餐频率,但是人们总有需要订外卖的时候。外卖是当今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我认为,我们要满足消费者方方面面的需求,这一点极为重要。第二饿了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订餐系统,这不仅用于饿了么,还用于阿里巴巴吧旗下的其他业务板块,包括最近我们与星巴克展开的合作。

  饿了么在阿里巴巴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一,它成为了一个新的业务类别;第二,它带来了订餐系统。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已经把饿了么的平台科技和阿里巴巴的技术相融合,在下一个财年,我们会继续扩大外卖业务的覆盖面。我认为,如今的外卖业务还是集中在大城市,我们会继续努力,向三四线城市进军,这些城市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增加,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继续前进,赢得外卖业务市场最终的胜利。

  RBC资本市场分析师:本季度核心业务增长强劲,管理层也能对其他业务进行更多的投资。在2020财年,核心商务能贡献多少营收?本季度的毛利润下降了,是否是因为本季度的季节性因素所引起的?如果是的话,会持续多久?

  CFO武卫:在开场陈述展示的PPT中,我们说明了具体的支出都在哪些方面,这能让你更好地理解我们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投资。我们也会涉及到盈利能力的表现,在过去一个财年,我们不止对云计算、数字媒体等进行了投资,我们也对核心业务某些领域进行投资,并且产生了良好的结果,这些业务包括本地服务、Lazada、新零售和物流,我们认为,接下来的三到五年是我们的一个里程碑,而不是看下个季度或者下个财年的结果,我们不仅要进行投资,还要提高投资的效率,也就是我们每花1美元,都要看产生的ROI(投资回报), 这就是我们决定要在哪些领域上投资的方式。核心商务营收依然是构成整体营收的主要部分,上个财年大概是70%,下一个财年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我的问题有关于2020财年的指引,根据管理层之前的发言,还有四季度的强劲表现,我认为实际的增长可能要比指引更高,管理层的意见呢?

  CFO武卫:2019年财年,我们的营收同比增长51%,但是我们有新的业务板块的加入,比如饿了么、菜鸟等,排除掉这些因素,我们的营收同比增长39%,而我们的营收指引是5000亿元,同比增长33%,但是我认为这个数字依旧会超越全球的行业对手。

  小米电视价格战引发质量危机

  2013年9月,小米发布了第一代电视产品,正式进入彩电市场。当时,小米发布了小米首款47英寸3D智能电视,并将其定位为“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视”,售价2999元。

  小米集团副总裁、小米印度总经理Manu在微博公布“小米印度5周年”成果:小米电视已经成为印度第一大智能电视品牌,售后服务排名第一,质量可靠性排名第一。

  但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关于小米电视质量问题的投诉案例已远远超过海信等传统电视品牌。记者查询黑猫投诉官方网站发现,小米电视的投诉案例高达150条,涉及“黑屏”、“裂屏”、“售后服务”等问题。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小米电视走的是性价比路线,所谓性价比就是尽可能便宜。这样的情况下,小米电视的产品品质无法做到上乘,被消费者投诉的概率会比较高。”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电视的发展和5G技术的商用落地,有消息称,同为手机厂商的华为也加入到电视的争夺战之中。

  小米的营销策略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小米电视在销售量上实现了增长。根据东兴证券数据,2018上半年,小米智能电视在中国市场份额已经位列第二,占比12.8%;全球市场份额位列第九,占比4%。小米2018年全年财报显示,小米电视出货量840万,同比增长225.5%。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