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汽车 这家元器件巨头也是“拼了”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在智能手机、PC等移动消费类电子产品需求放缓的同时,自动驾驶、新能源等汽车产业被认为是电子元器件市场新的增长点,吸引了各大巨头纷纷布局,这其中就包括全球电子元器件领导者村田。

村田汽车组华东地区负责人陈明女士

“进入2019年,随着各家产能的调整,MLCC缺货之势已经有所缓解。但是在一些特殊元器件领域,市场依旧非常缺货。”村田汽车组华东地区负责人陈明女士在接受芯师爷采访过程中强调:“为了应对市场变化,村田也在积极调整产能,将更多产能释放出来,用于更好地生产汽车用MLCC产品,这将是我们未来重点规划方向。”

汽车市场的巨大诱惑

2018年MLCC历史罕见地成为了热门话题,这一年村田积极与客户协商尽量减少大尺寸低容产品、同时针对客户新的项目不进行推荐的形式。通过产品的小型化从而腾出产能来服务包括车规品在内的市场需求。

如果从市场供需角度而言,这一举动可能会让人费解,但是从应用市场差异来看,这一点就很好理解了。而其背后也预示了汽车市场的巨大诱惑力。

但从MLCC产品来看,智能手机单台使用量为800颗,笔记本电脑单台使用量也为800颗,平板电脑单台使用量为600颗,而汽车单台使用量为5000-8000颗。从使用量上来看,显而易见,汽车领域对于MLCC的需求量更加旺盛。

“随着各国政府的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将会迎来持续发展,这也会带动被动元件需求量增长。” 陈明女士解释道:“目前,新能源汽车对于被动元器件的用量大概是5000-8000颗。随着自动驾驶、车联网的发展,未来用量将会达到目前两倍之多。仅仅自动驾驶汽车,我们就预测其拥有3000-4000颗左右的电容需求,而且这种需求还会持续增长。”

为此,村田一方面除了调整产能,将更多产能转向车用MLCC产品之外。另一方面,村田还准备投资100亿日圆兴建新的 MLCC 产线,以应对未来潜力市场。

在谈及全球汽车产业增长放缓时,陈明女士也强调到:“从目前来看,传统燃油汽车出现了增长放缓的现象,但是汽车的电子化、自动化越来越普及,同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及电动汽车领域增长的趋势还是非常明显。为此,我们也认为,汽车市场将成为电子元器件下一个潜力市场。”

频繁收购,发力汽车市场

随着汽车电子化不断深入,除了MLCC产品之外,对于其他电子元器件的需求也非常旺盛,如传感器、片状电感器、滤波器、谐振器、电源、耦合器、RF元器件等。

为此,早在2012年,村田就收购芬兰公司VTI,以生产MEMS传感器用于汽车安全系统和起搏器等应用领域。对于汽车应用而言,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对于测量精度要求愈发严苛,MEMS传感器也将成为关键的解决方案。

“我们在汽车领域不仅仅提供MLCC产品,还提供很多创新产品,用于满足汽车市场未来发展需求。”针对汽车领域的布局,陈明女士也进一步补充道:“为了更好地完善产品方案,我们在汽车应用领域也进行了系列收购。例如,村田通过战略入股指月电机制作所,推出车载用高耐热薄膜电容器。另外,通过收购东光株式会社,大幅度扩充了绕线金属合金型功率电感器的产品阵容,这些都能够应用于汽车领域。此外,村田还收购了索尼的电池业务,从而为无钥匙进入系统和TPMS(胎压监测系统)等汽车相关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微型电池。”

而对于汽车产业未来发展,陈明女士认为:“自动驾驶将会成为汽车产业未来方向。虽然说现阶段自动驾驶还仅仅用于景点、物流、保洁等领域,但是随着硬件及算法的不断提升,自动驾驶也将走入人们日常交通,但这还需要一定的过程。”

汽车领域的创新方案

“从汽车产业发展来看,车联网、自动驾驶、共享应用及电动化等将成为最主要的发展方向。”对于汽车电子产业发展,陈明女士认为:“除了现有产品之外,还需要更多创新方案,以应对汽车产业的发展变化,而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工作。”

据陈明女士介绍,在3月20日至22日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会期间,村田将针对小型POL转换器 MonoBlock、MEMS惯性传感器、弯曲传感器、车载用高耐热薄膜电容器、胎压监测用纽扣电池等产品进行重点展示。

与此同时,还将在汽车技术日高峰论坛分享“惯性传感在自动驾驶中的作用”主题演讲。对于自动驾驶而言,高精度定位至关重要。

对此,陈明女士表示:“在自动驾驶方面,我们的传感器主要应用于高精度定位场景。目前推出的惯性导航传感器采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配合三轴陀螺仪的方式,未来还将推出六轴一体化传感器产品,以满足自动驾驶更加严苛的定位需求。另一方面,为了减少测量盲区,我们也在不断优化超声波传感器。”

在采访最后,陈明女士对于村田在汽车领域的布局也做了进一步补充:“我们在自动驾驶方面,主要在传感器和通信两大方向布局,这也是自动驾驶最为重要的两大部分。我们希望不断推出创新方案,更好地满足自动驾驶市场需求!”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