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Type-C与USB3.1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接口/总线/驱动

1125人已加入

描述

USBType-C与USB3.1不同

这首先需要理解USBType-C与USB3.1某种程度上是不同的东西。严格来说,USBType-C虽然是USB3.1标准的一部分,但USBType-C这个规范,其实是在定义连接器的界面样式,相比之下,USB3.1却是一套传输标准。换言之,对消费者来说,USBType-C某种程度可以视为是一枚接头的“外型”,而这个“外型”则可以内嵌不同的传输标准,例如USB3.1,Thunderbolt3,甚至USB3.0,因此一枚外型完全相同的USBType-C,其实可能会具备不同的功能。

例如,一枚传输标准为Thunderbolt3的USBType-C接孔,如果连接上支持Thunderbolt3的外接硬盘,则可以以每秒40GB的同步速度传输档案。由于Thunderbolt3也向下兼容USB3.1,因此这枚USBType-C也可以改插USB3.1的外接硬盘,只不过速度会下降至每秒10GB(USB3.1的理论速率)。不过若是反过来,在一枚搭载USB3.1传输标准的USBType-C接孔上反插Thunderbolt3的外接硬盘,就会发现什么事也没发生──因为规格不支持。

一枚USBType-C各自表述

尽管因为Thunderbolt3发布得晚,也一如它的前代们般不普及,不过Intel也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消费者可能就根本搞不清楚这枚USBType-C实质上是什么。而事实上,这个问题也已经发生了。由于许多厂商看上USBType-C的纤薄与正反皆可插的便利性,纷纷将自家产品的USB接头从最常见的USBType-A样式,或是会用在手机上的microUSB-B换成USBType-C接孔,使得目前的USBType-C存在了USB3.1、3.0甚至2.0三种传输规格(速率依序为10GB/s、5GB/s与480Mbps),更不用说还有Thunderbolt3等在后头。

而Intel对此想出来的办法尽管有效,却不免在某种程度上扩大问题──因为Intel想到的方法,是发明各种图标,标示这枚USBType-C支持的传输标准。例如一枚USBType-C如果能支持Thunderbolt3,就会在接头上标记一枚闪电图样,若是支持至USB3.1,就会在接头上标示“SS”。

头痛的消费者

显然地,USB-IF(负责制定USB标准的非营利组织,不过成员主要是IT巨头)希望能让USBType-C界面成为全球统一接孔,甚至取代3.5mm耳机孔。而如果成本许可的话,也希望能让每个USBType-C界面的传输标准都是Thunderbolt3──因为这种标准不但功能最强(具有40GB/s的双向同步速率),也能够向下兼容。而对用户来说,如果插上USBType-C却发现预期中的功能没有发生,除了要确认连接阜是否故障,也得再爬一次产品规格,确认这款USBType-C是否支持需要的功能。

回头来看,那么在12寸MacBook上搭载的USBType-C究竟支持什么标准?答案是传输速率5GB/s的USB3.0。值得一提的是,现今搭载在手机上的USBType-C,则主要仍采用USB2.0。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