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安防逐渐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市场需求愈加丰富多样

安全设备/系统

157人已加入

描述

业界皆知,在AI、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驱动下,智慧安防逐渐成为安防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同时,安防市场需求愈加丰富化、细分化,安防产业也变得愈加开放与活跃。在这样的趋势下,产业生态构建就变得尤为重要。

从产业本身来看,安防产业上游包括芯片、图像传感器、算法提供商;中游包括软硬件厂商、系统集成商和运营服务商,上游包括政府、行业应用和民用。其中硬件厂商和系统集成商又涉及到视频监控、楼宇对讲、防盗报警等行业领域。

由此可见,安防产业链十分庞大及复杂,就算是龙头企业,也无法包罗万象。如果说,以前安防企业单枪匹马作战还能在安防市场分得一杯羹,但放眼现在,这种传统战术早已过时,而且越往后走,这条路就越狭窄。因此,大企业必须连横合纵,走产业生态之路,聚合产业链合作伙伴,而小企业也必须跟随步伐加入生态平台体系。

另外,数字经济时代下,全球ICT市场早已从试点创新时期的新技术与交付模式进入倍增创新时期的平台与生态社区阶段。 ICT这种发展态势反射到安防产业,这意味着安防产业链的下游应用企业,不仅面临着技术与实际场景融合的挑战,而且还面临着全面业务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挑战。这就要求安防解决方案提供商,需要从平台与生态的层面出发,整合全产业资源,建立合作生态圈,扩展业务边界版图,同时赋能产业数字化建设。

毫无疑问,共建安防生态圈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安防市场竞争已经从单纯的硬件比拼、解决方案之争上升到产业生态链竞争,生态竞争已经成为安防企业巨头决斗的竞技场,比拼的核心是技术赋能实力、平台开放能力和合作伙伴招揽能力。

在这种趋势背景下,生态建设一词被安防圈以及跨界而入者屡屡提及并不断实践。就连一直以来较为封闭的安防巨头海康大华们也早饶有兴致地在生态平台的路上越走越远。同时,技术实力较强的AI创企如旷视、依图、云从、商汤等,也在忙着从技术赋能的角度构建安防生态圈。而ICT巨头华为从最开始在安防牛刀小试,转变为全面在生态建设持续发力,近日更是宣布了多项生态利好,并成立了智能安防(深圳)生态联盟,可谓火力全开,声势浩大。

不过,在生态构建这件事上,不同基因的企业,倒是各有各的打法,各有各的优势。

人工智能企业旷视推出的Face++ 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主要是面开发者,Face++ 以 API 或 SDK 的形式,将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如人脸识别、证件识别以及图像识别等开放出来。其于2019年推出了用于连接更多硬件的AIOT系统,可见旷视虽是走软硬一体安防之路,但总体战略偏硬。而同为算法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商汤的打法则是偏软,意欲从后端构建城市级视频中枢平台。另外,重点谋图平台的还有云从、依图等。

海康全面开放的AI Cloud架构,主要是向合作伙伴提供基础设施开放,数据资源开放,平台服务开放,应用接口开放四层能力,共筑面向产品和服务的两类生态圈。而大华股份提出“HOC城市之心”概念,并以全智能、全计算、全感知和全生态的战略思路,建立多维的行业生态链,致力打造以智慧物联信息服务为核心的视频生态圈。虽然两巨头提出的生态平台概念不同,但内核却极其相似,可谓极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和海康不同的是,大华则是全生态也包括了芯片产业生态的建立。

以华为、新华三为代表的ICT企业,在安防产业动作不断。华为的视频云+软件定义摄像头即是其产业生态的战略。用华为自家的话来讲,华为在整个安防产业发展中,更多的扮演技术创新驱动者和产业发展的使能者,始终坚持平台+生态+AI的战略方向,立足打造“黑土地”,为合作伙伴提供充足养分,使渠道伙伴都以有收获硕果。

另外,还有阿里、腾讯互联网巨头的加入,使安防界更为热闹,生态竞争也更为激烈。从阿里的ET城市大脑,腾讯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的提出,可看出他们在生态构建上的野心。不过总体来看,互联网企业们比如阿里强于算法,后布局硬件芯片,而华为一直偏芯片和ICT基础设施,后追赶云和算法。总体来看,两家公司具备宏观到微观硬软一体化的战略格局,从技术实力来讲,可谓旗鼓相当。

总结:

实际上,所谓生态构建的载体是云平台,核心是人工智能技术。安防云是一种开放的云,向下接不同厂商摄像头,向上承载不同行业最优算法和应用,并且平台要具有软件和硬件解藕,前后端解藕,应用与平台解藕的能力。而安防云仅是城市云海中的一朵,这朵开放云必须与其他产业云相整合,从而形成城市级的云资源,以服务于实际项目中的城市监控、城管、交通、环保和水利等产业应用,以减少重复建设,促进城市各产业协同。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基因巨头企业建立AI开放安防生态圈,并非意味着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消饵,而是从另一层面上加剧了巨头之间的竞争态势。而且,从总体来看,由于生态平台之间的技术壁垒,产业数据鸿沟仍将在很长时期内成为常态,但随着国家各产业标准的陆续出台及完善,将会大大推动城市级产业数据融合、协同发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