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G组网改弦易辙 原因是什么?

描述

5G网络部署有两种,分别是NSA(非独立组网)还是SA(独立组网)。

NSA是对现有4G网络进行改造,以4G核心网+5G基站的模式组网。而SA则是全新的5G核心网+5G基站。

采用NSA部署的好处是前期5G组网成本较低,但缺点是因为还是采用4G核心网,只在空中接口部分采用5G,系统级业务控制上仍然是4G的老一套东西,因而无法完成超低时延,移动边缘计算等任务。

一位通信业的资深专家总结的观点是:

NSA并不是真正的5G,SA才是“真5G”。NSA优势主要在于产业进展略快,而劣势在于不支持uRLLC、mMTC场景,而这也正是NSA模式的最大缺陷。

说的在通俗一些,5G三大场景分别是:

eMBB(增强移动宽带);

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

uRLLC(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使用NSA只能支持eMBB(增强移动宽带),不支持uRLLC、mMTC场景。

而目前鼓吹的5G重量级应用(铁流认为这些应用都是伪需求,在此前的文章《5G:资本逐利因汝之名》中详细说明了),比如物联网、自动驾驶、智能工厂等,都是需要uRLLC、mMTC才能实现的。

换言之,如果想要实现5G蓝图(虽然铁流认为这是画大饼),就必须搞SA,而不是NSA。

因此,选择SA标准部署5G网络曾是中国通信业界,特别是通信运营商的普遍共识。在5G SA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中国移动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不仅主导了5G第一个版本网络总体架构标准的制定,还在2018年2月份和6月先后发起了“5G SA突破行动”和“5G SA启航行动”,来推动SA标准的实现。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在2018年6月份3GPP正式批准SA标准后接受采访时还透露,在标准的制定讨论期间中,不少外国的运营商选择了非独立组网(NSA)的架构,但中国移动坚持独立组网(SA)版本,就是因为“我们认为NSA不是一个完整的核心网,用的是4G的核心网做改造。5G要想带来全新的功能,不仅仅是空口速率的提升等,还有带来更多的很重要的能力,像切片、边缘计算都需要SA来实现,所以我们在SA方面投入非常大,我们也在积极推动产业,及时把SA标准做完。”

中国电信也在2018年6月份发布《中国电信 5G 技术白皮书 》,正式宣布“考虑到网络演进、现网改造、业务能力和终端性能等因素,优先选择独立组网SA方案”。

然而,在GTI 2019国际产业峰会上,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却表示:中国移动要在2019年启动NSA规模部署。

诚然,李正茂也表示会加速推进SA端到端产业成熟。但相对于中移动在过去全力推进SA,而且只做SA。如今话锋转变,开始搞NSA,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非常震撼。

之后,中国电信也宣布将5G策略由原来的“优先选择独立组网SA方案”调整为“同步推进NSA和SA发展”扩大试验规模。

加上中国联通受限于资金和技术实力早早选择了初期投入较低的NSA,中国三大运营商竟然齐刷刷地转向了NSA,在全球范围的5G竞争上由SA争先策略变成了NSA跟随,步了韩国和美国的后尘。

中国运营商从原来的全力支持SA,到如今同步搞SA和NSA,铁流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政治因素。在2018年6月实现冻结的5G标准(R15)不支持mMTC和uRLLC,支持mMTC和uRLLC场景的R16标准按计划要到2020年3月才能完成。正是因此,三大运营商曾经将5G商用时间表放在2020年。

只不过,5G早已不是单纯的通信技术,而是一个政治象征,特别是在川普宣称“5G竞赛是一场美国必须要赢的比赛”后,政治色彩已然压倒技术因素。

在当下5G已经成为政治符号的大背景下,5G东西好不好无所谓,反正不能在5G组网速度上输了,因为这关系“民心士气”和“大国脸面”,加上“向国庆70周年献礼”的因素,促使中移动改弦易辙。

二是帮助华为去库存,改善现金流。此前,华为选择优先在海外推NSA,抢占海外市场,等2020年R16冻结后,再到国内销售SA设备。然而,天不遂人愿,川普的抵制策略,使华为在海外市场受阻,库存高企(库存数据太敏感,不放正文,放回复里)。

为了摆脱现在的困局,华为会拼尽全力,一方面在舆论上各种造势(原本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任总已然化身“教父”,隔三岔五曝光上头条。一次媒体问为何频繁接受媒体采访,任总回复,“我是被公关部门逼的”)。另一方面动用各种关系,以及当下地方政府对于5G的盲目热衷,让国内运营商采购一波5G(NSA)设备,既可以斩获大笔真金白银,又可以解决实库存高企的问题。

何况,如果选择NSA方案,对华为、中兴等大厂商还有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那就是如果4G基站用的是华为的方案,那么,5G基站就必须用华为,据说是因为一些接口的原因。而如果采用SA方案,就意味着大家从零开始进行竞争,这对华为这样市场份额较大的大厂商而言,显然是非常不利的。

至于SA,由于采用SA方案必须等到2020年R16冻结以后,这对于当下急需消减库存、改善现金流和加快5G投资变现的华为而言,哪怕半年时间的等待都显得过于漫长。

另外,当下华为的意图,能够得到各方面的全力配合——由于川普政府打压,华为在舆论上已经封神,谁敢说华为的不足,哪怕是真话,也会被喷死;由于5G已经成为科技制高点,各级地方政府必然会加紧上5G,作为5G龙头企业的华为提倡加快5G网络建设,与急于抢占5G红利要求本地大干快上5G的地方政府不谋而合。

加上“太大而不能倒”(华为一旦出事国内上下游产业链要出大事)的原因,政府发出救企业去库存定向输血的行政指令,运营商也只能认了。因此,华为的意志很容易得到贯彻,而不同的声音会杳无声息的消失。

在中国三大运营商集体转向NSA后,最大的影响,SA组网的可能性大幅降低了。根据公开资料:

对于运营商而言,从NSA过渡并最终演进到SA目标网络,意味着要对原有网络进行至少3次复杂的改造升级直至NSA终端完全退网才可实现,而每一次改造升级都意味着新一轮的成本投入和更复杂的网络风险;而且随着SA产业链的日渐成熟,为尽快实现5G网络对uRLLC和mMTC等产业应用的支持,理论上NSA过渡期应当被压缩得越短越好,但这也意味着运营商前期投入的NSA建设成本将很快成为投资浪费。

因此,从保护投资的角度出发,前期NSA部署的规模越大,后期运营商推动SA演进的积极性就会越低。由于NSA制式的5G终端不能在SA架构的5G网络上使用,NSA规模试商用后发展的5G手机用户越多,NSA架构在网时间就会被拖得越长,运营商需要运营和维护的5G网络就越复杂,后期投入也会越高。在运营商固定资本支出的有限范围内,每多投一块钱到NSA上,就意味着在SA上的投入就要少一块钱。

铁流认为,三大运营商转向NSA,其根源在于5G技术升级虚假。然后,为了强行上5G,又编造出自动驾驶、智能工厂、远程医疗、物联网等伪需求。

因而在技术上、商业上都不断出现幺蛾子,比如覆盖差、组网成本高、维护成本高。5G设备库存高企,NSA、SA来回折腾等等。蓝图中的uRLLC和mMTC场景只是镜花水月。因此,运营商索性就转向了过渡性方案,而且,在部署上,估计也会是“过渡”的态度,很有可能会只在城市覆盖,农村广域覆盖还是靠4G。

转向NSA未必不是好事,因为uRLLC和mMTC场景牛皮吹的太大,很多应用都是伪需求,到时候巨额投资下去,结果还是没有杀手级应用,估计损失会比现在搞NSA还要大。

按照现在这个趋势,如果没有诞生技术革新,并大规模应用的话,5G极有可能成为类似3G这样的过渡性技术。在城市实现覆盖,并发挥“鼓舞民心士气”、“向设备商输血”等功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相关推荐
  • 5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