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外界对布拉格5G安全会议的猜测,笔者更认为这是国际5G发展中必经的一个过程。该提案只是小范围内的会议商讨,并不是国际规则,更不是联手的绞杀行为。
布拉格广场上,白鸽背对夕阳,彩色玻璃装饰着的哥特式建筑,与十八世纪的油画组成的画面太美。周董和蔡依林歌词中描绘的布拉格是一片祥和与希望,然而,正值国内五一黄金周期间,一场在布拉格召开的关于5G安全的大会却被解读为针对中国及相关企业的阴谋和联合绞杀。
5月2日至3日,来自欧盟、北约以及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全球32个国家和4个全球移动网络组织的代表齐聚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了一场迄今为止最高级别政府官方的5G安全大会。值得一提的是,作为5G主要发展和建设者,中国及中国相关代表均未受邀出席此次大会。
布拉格5G安全大会由捷克***安德烈·巴比斯和外交部长托马什·佩特雷切克主持召开,大会从政策、安全、技术和经济四方面对5G安全进行了阐述,其中需要划重点的是“布拉格提案”的发布,它是一项非约束性政策建议和最佳做法的共同声明。
根据外部解读,这种把5G技术安全跟国家治理模式、法制环境等因素关联起来的的做法,显然就是在针对中国企业,通过给中国电信企业穿小鞋,使其无法满足这些所谓的安全标准,进而被排除在外。
并且,美国白宫就5G“布拉格提案”发表新闻秘书声明,称美国将全力支持布拉格提案,使其作为各国在5G建设上的一系列建议。美国政府将把布拉格提案作为行动指南。由此更是加重了吃瓜群众对此次大会召开目的的猜疑,到底是单纯的共同声明还是联合绞杀?
本次大会所商议的内容从5G技术安全本身扩展到国家战略、政策、法律等领域,同时,就防范措施的探讨也渗透到5G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并着重强调供应链安全。
众所周知,5G从通信网络技术领域上升至国家、政府层面已经成为默许的事实,各国政府纷纷把5G视作未来重新定义人民沟通方式、生活方式、生产工作方式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未来的交通、能源、农业、国家安全等各个方面都会受到5G的重大影响,5G可联万物、大容量、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特征助其成为国家数字化战略的一部分。
5G未来不可估量的潜力注定使其与以往每代通信技术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大会指出,5G在带动创新,加速变革,刺激增长的同时也给公共利益带来了重大风险,对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其他国家利益以及全球稳定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对此与会各方形成共识,网络安全应该包含技术问题与非技术问题。一个安全、可靠和有弹性的基础设施不仅需要考虑技术本身的性质,还需要适当的国家战略、健全的政策、全面的法律框架以及经过适当培训和教育的专业人员,通过强大的网络安全支持保护公民自由和隐私。
同时,大会还认为网络安全没有一般性的解决方案,网络安全措施需要足够广泛,以覆盖整体安全风险范围,即运营和战略层面的人员、流程、物理基础设施和工具等等。
其中重中之重是所有利益相关方应肩负起共同推动供应链安全的责任。大会认为通信基础设施的运营商往往依赖于源自其他供应商的技术,主要的安全风险来自提供ICT设备的日益全球化的供应链的跨境复杂性,应根据相关信息将这些风险视为风险评估的一部分,并应设法防止有害设备的渗透以及恶意代码和功能的使用。
事实上而言,针对5G安全的话题一直是各国所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
5G不仅背负着连接人与人的责任,同时它还承担着连接物与物、物与人,万物互联的时代重任。5G吸引越来越多的行业与之融合,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物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部署,网络攻击势必也随之增加。
***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曾说过,“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在美国声明中提到,由于5G改变了以往的规则成为新的全球系统,布拉格大会上所提到的所有影响5G网络安全的因素,都将成为每个国家必须考量的问题。
无论对于中美,还是对于世界而言,5G安全注定是一个长期持续讨论的问题。而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美国及同盟国是否将中国排除在外,就现实而言,这种可能性也几乎是零。
近日,德国专利数据库公司IPlytics发布截至3月的数据统计显示,5G通信所需的标准必要专利申请数量中,中国占比达到了34%。企业方面,中国企业华为(15.05%)、中兴通讯(11.7%)和中国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分别排名第一、第五和第九位。
IPlytics首席技术官蒂姆·珀尔曼表示,华为即便不在美国销售商品,仍可以获得专利使用费。不难看出,仅在5G专利上,任何国势必很难绕过中国来直接参与到5G建设当中,包括美国在内。
不仅如此,作为此次大会东道主,捷克共和国总统米洛什泽曼于上个月月底在北京会见华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任正非时,还对华为表达了支持,并希望华为在捷克数字化和5G部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比较外界对此次会议的过度夸大解读,笔者认为这仅仅是国际上5G发展中必经的一个过程。算不上绞杀,最多只能解释为限制。
本次会议上发布的“布拉格提案”并未具有国际规则层面上的约束力,范围也仅限于美国以及同盟国。从事情的发展经过来看,美国扼杀中国5G的想法虽然由来已久,但事实取得的效果却并不如其所愿。
目前,仅华为方面基站出货量已超过70000个,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40份5G商用合同。其中不乏英国、德国、菲律宾等国家。这就意味着,5G安全已经开始由技术层面向规则层面发展,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重要节点。
针对5G领域的网络安全,世界范围内各国之间对建立国际性公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是高度统一的,而核心问题还是在于各国间所持利益不同。此次小范围内制定的规则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国维护自身利益的举措,但由此将其上升为国际规则实则滑稽可笑,如此小范围会议,其约束力也势必大打折扣。其次,在具有排他性的议程中,缺少5G重要建设者——中国的参与,在约束范围上不可与国际标准规范同语,在科学性和说服力上也难服众。
尽管中美之间的博弈确实存在,但却未必如外界所解读的那么严峻。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机遇与挑战必定是共存的,会议设定了条条框框就未必是坏事。
比如,布拉格会议肯定了多样化和充满活力的通信设备市场和供应链对于安全和经济复苏至关重要。根据会议要求不难看出,在经济提案部分更多强调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如此一来,对于全球供应商的技术能力、安全能力和准入资格的审查必将更严,但另一方面却可以减少拒绝符合供应条件的中国企业参与到世界5G建设中去。
对于政策,此次大会势必也将促使我们去输出中国的规则,协调中外立场,在极力满足各方利益的同时,推动国际法律和规则的制定。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