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遇上电动汽车 为何两者会擦出火花

汽车电子

2371人已加入

描述

毋庸置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已成为了汽车行业的两个新兴领域,且较为有意思的是,这两个词汇很多时候会同时出现。比如,目前绝大多数车企在推出新的电动汽车都会搭载辅助自动驾驶功能或未来将实现自动驾驶功能,而这也不仅让人疑问,为什么车企为什么都倾向于直接在电动汽车上进一步应用自动驾驶技术呢?难道这两大风口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并不是说传统燃油车并不能搭载自动驾驶技术,因为自动驾驶的功能、系统、逻辑、算法都可以在传统燃油车上实现。目前,车企的自动驾驶路测使用的多数为传统的燃油车。同时,全球首款搭载L3级别自动驾驶系统的奥迪A8也是燃油车。

之所以车企们更愿意将电动汽车将自动驾驶结合在一起,首要原因就是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目前,越来越多的主流国家都加入了禁售燃油车的行列。无论是政策颁布还是监管机构的计划,从时间节点来看,2040年将是最晚的主流国家禁售燃油车的节点,内燃机时代真正进入倒计时时段。而在此背景下,在传统燃油车上搭载自动驾驶技术就显得意义不那么大了。

此外,在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营销总经理林密看来,并不是搭载传统内燃机的汽车就做不了自动驾驶,在进入自动驾驶时代之后,车辆的在途率将大幅度提升,而这必将带动油电差价的敏感性,这时的电动汽车必然会取代传统燃油车。此外,林密还认为,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将会是相辅相成的。

无独有偶,伟世通首席技术官 Markus Schupfner也有相近的观点:“对于改善交通状况,升级用户出行体验,助力未来出行行业可持续发展,电动汽车汽车与自动驾驶同样有很重要的意义。较传统燃油车而言,电动汽车是赋能自动驾驶、实现自动驾驶的更好载体,自动驾驶的发展也有助于电动汽车的产量普及和体验升级,两者并非‘水火不容’的竞争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助力。”

除此之外,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车在构造方面的差别也注定了电动汽车更加适合自动驾驶。

众所周知,传统燃油车基本都是机械+液压组成的结构,而电动汽车则要简单一些,其核心部件为动力电池组、电机和EMS组成的三电系统。伟世通首席架构师王凯认为,由于核心部件较少,电动汽车的故障率会比传统燃油车更低。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自动驾驶这种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应用在电动汽车上应该是最好的。

诚然,目前的电动汽车的发展不仅仅是驱动车辆能源类型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电动汽车带来的是整个汽车结构的简化,而这种简化对于信号的传输、生产制造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更加容易控制车辆本身。

对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认为,在辅助自动驾驶和部分自动驾驶阶段,电动汽车都是自动驾驶最佳载体。因为,在自动驾驶阶段,电动汽车的核心聚焦于“三电技术”,其中的电控技术实际上是一套融合车辆所有信息的传感核心。电动汽车是一个通透的网络,可以将所有新部件和过往的技术结合起来。

“在操控方面,电动汽车更容易被控制,传统内燃机相对电动机来说复杂程度较高,通过电动机来控制电压电流的输入输出,以及与整套自动驾驶组件的契合,相对容易。”上海蓥石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同济大学教授高卫民如是说。

确实,自动驾驶技术需要控制车辆,而电力控制的电机无需太多的改造就可以与电子控制单元(ECU)结合。相比之下,发动机这种纯机械结构,人工智能是很难控制其工作状态的,无论是可靠性、精准度、响应度都很难直接控制,其需要研制新的操控装置,而这远复杂于电动汽车。

与此同时,目前包括特斯拉、捷豹在内的多数车企都已经或将通过整车的OTA来使自己的电动汽车实现自动驾驶功能。而对于传统燃油车而言,整个OTA仍是一个较为难解决的问题。目前,传统燃油车的OTA仅限于更新ECU、升级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

同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目前的传统燃油车的架构已经定型,而电动汽车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对此,王凯表示:“就未来而言,电动汽车无论是续航里程、能量密度等方面都会有质的提升,故障率也会比燃油车更低,未来汽车行业必将由新能源车担纲主角。”也正因此,新旧厂商都愿意在有较大发展前景和市场趋势的方向投入更多地希望,所以其大部分都会首先选择把自动驾驶技术和电动汽车结合。

此外,传统燃油车与电动汽车在成本方面的差异也使得自动驾驶更适合电动汽车。对此,王凯认为,燃油车很大一部分成本来自发动机和变速箱等动力总成结构,而新能源车的主要成本来自三电系统电控电驱电池,相比之下对新能源车成本的控制更好把控。

综上不难看出,在电动汽车上,自动驾驶可以得到更好的展现以及具备更大的潜力,因此电动汽车可以说是目前在自动驾驶领域所选择的最好的载体,而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在新四化中,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电动化排在了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化前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