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华教授在微博上分享了的《南京大学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教育培养体系》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5 月 6 日,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教授在微博上分享了的《南京大学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教育培养体系》。

这本由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撰写的《培养体系》是南大在 AI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初步探索成果,成为了国内第一本 AI 本科专业教育培养体系的著作。

周志华教授透露,出版这部《培养体系》并非南大跟风,实际上,2016 年他就已经立项研究人工智能本科培养体系。

从内容简介来看,该书基于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学改革项目,对人工智能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梳理。作者们称这是南大人工智能学院的初步探索,期待能够抛砖引玉。

AI

AI

AI

本书主要分为 6 章,重点介绍数学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方向基础课程以及专业选修基础课程等部分。本书的适用人群为: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和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以及工业界关心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教育的专业人士。

对于本科生来说,这份培养方案或许有点难,甚至不少课程是在研究生阶段才开设,有不少网友担心如果学时比较少,学生浅尝辄止,可能学不到真正的奥妙。

对于此问题,周教授发微博回复称:

对本科生来说,能浅尝就已不错,不学的话,连门在哪都不知道。想深入还要念研究生的。本科应该是在本学科打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基础,不要有明显的欠缺。

学起来当然是辛苦的。想要打好基础,想要学了有用,还想学得轻松,哪有这等好事?另外,有些方面,限于学时学分等约束,暂时只能这样了。在诸多约束下建设一个课程体系不易,需要思考很多。

另外,现在不少研究生才上的课,是因为难度太高所以本科生学不了?或是因为课程体系导致只能放在研究生课里呢?如果是后者,而课程又确实重要,那为什么不挪到本科生课程中呢?当然这需要仔细思考,毕竟加一门课就得减一门课。

在今天,人工智能算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最近几年各大高校才开始发力,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面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此前,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系主任王小捷曾在演讲中提到,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要从知识基础、专业能力、未来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发力:

AI

“在知识基础方面,要有工学学士科学基础和思辨方法基础,还要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基础知识;在专业能力方面,要求学生有运用专业思维进行问题分析和研究的能力、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系统设计和综合的能力;在未来发展方面,我们强调学生持续学习、自我更新与发展的能力以及协作交流、服务、贡献社会的能力,这是我们的专业培养的总目标。”

另外,本书已经在网上公开预售,具体发货日期根据卖家显示,5 月 25 日以后才有存货,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下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