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华教授撰写的《机器学习》备受读者欢迎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目前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

大一学生在人工智能学院学生实训基地进行实践学习

去年3月,南京大学正式下文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批学生已于去年9月正式入学,南京大学在人工智能本科教育上的发展速度,确实比国内一众高校快一步。

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教授在微博上分享了《南京大学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教育培养体系》,这是南京大学关于培养高质量人工智能人才的思考和实践。

这本书基于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学改革项目,对人工智能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梳理,汇集了以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教授和书记武港山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知名教授和专家对创办一流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入思考,是国内外第一部公开出版和发表的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教育培养体系,对国内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人工智能教育将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本培养方案侧重于人工智能领域源头创新能力、为企事业单位解决关键技术难题能力的培养。共分为6章,主要围绕专业方向、数学基础、学科基础教程、专业方向课程教学、数学拓展类课程展开

详细目录如下:

面向的读者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和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以及工业界关心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教育的专业人士。

周志华教授撰写的《机器学习》备受读者欢迎,因此大家对本书也是期待满满,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书里有些课程很难,但是学时又比较少。感觉浅尝辄止,没有学到真正的奥妙。

对此,周志华院长表示:是的。但是对本科生来说,能浅尝就已不错,不学的话,连门在哪都不知道。想深入还要念研究生的。本科应该是在本学科打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基础,不要有明显的欠缺

此外,周志华院长还表示学起来当然是辛苦的。想要打好基础,想要学了有用,还想学得轻松,哪有这等好事?另外,有些方面,限于学时学分等约束,暂时只能这样了。在诸多约束下建设一个课程体系不易,需要思考很多。算是抛砖引玉的探索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