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策的不断出台 国产医疗器械企业或将迎来春天

医疗电子

431人已加入

描述

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打,进口关税上调,很多行业都受到影响,但医械行业则相对稳定,虽稍有波及,也无伤大雅。今年中旬,贸易战开始愈演愈烈。5月10日,美国政府对我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从10%涨到25%;我国不甘示弱,将从6月1日开始,对600亿美元清单美国商品,以25%、20%、10%等不同程度地提高关税加征。这样一来,进口医疗设备采购关税上浮幅度进一步加大,对医械行业的影响可能就比较大了。

不过,私以为这个影响对于进口厂家和代理商而言问题不大。贸易战是持久战、疲劳战,练的是在成本控制能力。而医疗消费是妥妥的硬通货,进口厂家和代理商只需要涨价,把费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便能轻松消化这个25%税率费用。所以说关税上调,影响比较大的是消费者,而不是进口厂家。举个例子: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指出,今年一季度进口了大量的医疗器械。医疗仪器进口在关税加征的环境下不降反升,这就很能说明问题――最后为关税加征买单的是我们普通消费者。

虽然如此,但贸易战对国产器械一定程度上是利好的。美国对进口中国的2000亿美元加征15%的商品中没有医疗器械类商品,反之,中国对美进口加征关税的商品中则包含了医疗器械及IVD体外诊断试剂类商品,这一来一回都对国产器械的顺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刚刚起步,在经历产品引进、自主生产阶段后,目前已达快速增长期,诊断设备和试剂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但高端免疫诊断市场,仍由国外巨头牢牢把守。一个最直观的事实就是――全球前十的医疗器械巨头多来自美国,如美敦力、强生、GE等;2018年全球医疗企业营收排名前10中,美国独占7席,在该领域展现了非凡的统治力。国产医疗器械几无竞争力,特别是上游原材料(电子元器件、诊断酶、抗原、抗体等),基本由国外巨头垄断,国产企业难以突破,只能被迫下沉到中低端市场。

随着贸易战的加剧,国家鼓励创新和进口替代政策的不断出台,国产器械企业也许正在迎来春天。而进口品牌价格优势削弱,又遇上进口替代政策的围剿,面前几乎只剩两条路:一是涨价以消化关税加征,然后失去市场价格竞争力;二是走国产化道路,通过品牌本土化办法抢占中国市场。而无论对方选哪条路,对国产器械企业都是有利的,要么是减少敌人,要么是增加盟友。在中美贸易战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上,国产医疗器械打破国外垄断有可能成为现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