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深化。互联网完成了人与人的连接,形成了消费者网络。互联网+将连接扩展到企业,形成了人与企业的外部连接,使得企业的商品与服务能够快速传递给用户。产业互联网进一步将连接从广度上扩展到不同产业企业间、从深度上纵深到企业内部,使得可以围绕用户需求重新组织要素和生产运营模式,更有效地实现供需匹配。
产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从“流量经济”到“数字经济”的一种转变。其中,“流量经济”就是对应消费级互联网;而产业互联网则是指产业内各环节的数字化,以及数字化之后的互联,核心在于产业端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应用”,因而是一种“数字经济”。
《2019数字化趋势报告》指出,当前数字化的应用领域正从互联网行业向政府、金融、零售、农业、工业、交通、物流、医疗健康等行业深入。
消费互联网化影响需求侧,产业互联网可直接影响供给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互联网通过连接和分享完成市场教育和消费端的认知,并以此造就了一大批以前端展示信息为核心的企业。如电商平台、资讯平台、社交平台、交易平台、支付平台等,微信、淘宝、京东、美团、滴滴等巨头企业拔地而起。互联网随时服务着我们的生活,堪称“万能”,这就是消费互联网。
产业数字化则不同,它服务的对象从C端到B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它是人口红利渐逝后互联网的第二次折叠,是消费数字化的延伸,在上半场互联网和用户基础的加持下,服务B端。
相较于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体量更大。这一点从两者的连接数和APP需求量就能窥见一斑,消费数字化的连接对象主要是人与PC、手机等终端,产业数字化连接的对象则包括人、设备、软件、工厂、产品及各类生产要素,数据统计,在工业领域,产业互联网的APP需求量可达6000万。
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来看,产业互联网的意义要比消费互联网更为重大。
借力互联网,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传统企业可以更好地设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更有效地组织生产、更快捷地实现产品的流通和销售,从整体上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生产效率。
这对于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搭建产业互联网体系
产业互联网框架的五维特点如下图所示:
▲产业互联网框架的五维特点
产业互联网的市场,不再是传统产业的单一市场,而是为满足需求跨产业的要素融合市场。在智能化的供需配置器支持下,能够快速洞察不同用户群同类需求的特点及趋势,从而指导企业调整内部生产运营提供匹配的供给,甚至借助互联能跨产业获取生产要素来更好地满足需求。
利用信息技术,传统产业的物理产品将嵌入越来越多的数字功能。这促进了硬件产品向软件化、服务化的方向发展,使得用户和企业都可以持续保持连接和交互,按使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广泛普及。
▲产品升级:数字化、软件化、服务化
在数据和算法的支持下,人工和机器的分工合作将能达到更高层面的协同水平,即人与机器工作的无缝衔接。大量的流程性工作都将由机器承担,而人将更多负责对机器的管理维护和更需创造力的决策工作。
产业互联网大大缩短了供给和需求的距离,而要实现供需快速精准的匹配,需要打造更为弹性的组织。网络化 – 各组织间借助信息化工具,实现实时直连和沟通;扁平化– 构建“前-中-后”台模式,前台小团队灵活机动对接市场,中台建立综合技术和资源支持平台降本增效,后台重点打造数据能力提升管理决策水平;自适应– 组织并非固化,根据市场变化自主调整。
▲打造弹性组织:网络化、扁平化、自适应
产业互联网时代企业发展方向
产业互联网的竞争将是生态对生态、系统对系统的竞争。在互联网时代已经频频出现的“降维打击”将更加频繁而复杂。企业或平台需要高效地整合和改造某一细分行业,也需要面对消费者和环境的巨变。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企业发展只有两个方向。
首先是平台化企业,在产业领域通过多种方式做大做强,贯通产业链上下游,提高效率,最终形成行业巨无霸。企业拥有足够的上下游资源,才能够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
第二个选项是细分市场的“小而美”企业,聚焦打造产业链条上的精准一个小点,一个细分产品,占有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这样的企业在产业链整合过程中,将继续占据优势地位。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平台型企业需要深耕产业,了解产业链上下游的痛点、需求,熟悉产业内部运作机制和规则。
产业互联网模式将重新定义行业、产品、组织,也将重新定义竞争。企业只有在变化中应对变化。这也许是BAT等巨头调整组织架构,提升toB业务的战略地位,投资布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这些重大战略诞生的根本原因。
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将是生态圈之间的竞争。企业发展也要有发展的眼光,不仅要从现在看,还要能站在十年后看趋势,用互联网技术来重新构造整个产业链条,了解用户,创新场景,赋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