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及应用(2018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17.6亿美金,至2023年将达到119亿美金。
IDC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研究视角
本次人工智能浪潮中,IDC看到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从软件到硬件产品都在快速迭代。新的加速硬件开始融入基础架构,真正采用了深度学习、真正智能化的人工智能软件系统不断的替换上一代基于规则的系统。新老产品的迭代也刺激了商业格局加速分化。进入2019年,IDC参照人工智能技术及解决方案的构成以及部署的位置将人工智能市场分成加速技术、基础架构硬件及服务、基础架构软件、开发工具、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专业服务类别,并按照部署位置分成IoT/端、边缘基础架构、数据中心、移动端以及公有云。详见下图。
从软件及应用的角度,IDC中国重点追踪了计算机视觉类应用、语音语义类应用以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开发平台市场。
人工智能市场之计算机视觉应用
2018年全年中国计算机视觉应用市场达7.5亿美元,其中平安城市中的安防仍然是最大的应用场景。其次是金融业使用的人脸识别身份验证、财务票据识别,医疗行业的人工智能辅助医疗影像诊断,零售业的商品识别等。更为创新的应用则包括生产车间机械设备、核电站设备的外观检测以及遥感影像重构分析等。
从市场格局角度,商汤科技仍然位居2018年计算机视觉应用市场的首位,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紧随其后。海康、大华得益于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视和投资,在人工智能相关市场的收入表现也开始越来越显著。在垂直行业应用领域,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诊断公司推想科技、汇医慧影等构成了医疗行业AI应用的主体;零售行业创新者如创新奇智、扩博智能、码隆科技在商业化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人工智能市场之语音语义市场
语音语义市场的应用以消费级产品的智能化和企业级市场客户服务的智能化应用为主。另外,除了教育行业的口语测评,庭审的语音转文字应用也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在消费级语音语义市场,免费策略为主的百度在2019年无论技术和产品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广受用户以及合作伙伴认可。从商业化角度,科大讯飞已取得了显著的竞争优势,思必驰作为成立较早的创企在语音技术以及定制化服务方面也体现出独特的优势。在企业级市场,小i机器人在市场表现上仍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后起之秀追一科技提供的新一代智能产品也深受用户认可。
语音语义市场现阶段仍然以简单的对话为主,AI系统生成的文本仅供人类参考,并不能达到直接可用的水平。能够真正理解意图、能够生成直接可用的文本的AI系统仍处于较早期。该市场的所有参与者均需长期投入自然语言理解相关技术的研发。
注:此图,部分公司仅提供语音技术或仅提供语义技术,考虑到语音语义技术融合应用为大势所趋,因此本次研究将所有参与者放到一起统一统计并展示。欲了解详细数据,请咨询IDC。
人工智能市场之机器学习开发平台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一些企业在开源框架、库、模型上开发应用,一些企业在自研机器学习算法模型。过去企业对于机器学习的采用更多是用传统机器学习做简单的预测分析。今天,企业已经开始探索采用深度学习来提高预测的准确率、处理非结构化数据,采用图算法、知识图谱技术判断相关性等等。从应用落地的角度,除了反欺诈、产品推荐、量化投资等落地应用场景,IDC也看到行业企业在核心生产环境开始测试机器学习应用,例如核工业设备检测、交通轨道火花检测、配电站电压器障碍评价等等。
从市场格局上看,商业化机器学习平台再次成为焦点。典型的产品既有平台级公司如百度、阿里云、金山云、华为、AWS、微软,又有明星创企如第四范式、九章云极、美林数据、探智立方等。
人工智能平台级公司
鉴于人工智能大多以技术组件形式赋能企业应用,因此很多应用都是基于云服务部署AI的形式。从云服务商提供的AI能力来看,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百度已经提供了市面上最为丰富的AI能力,阿里云和腾讯云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收入方面略有优势,金山云在图像审核、智能鉴黄等相关领域获得明显优势。国际背景厂商Azure以及AWS则于2019年将更多AI能力落地中国。
与全球相比:成就斐然又差距明显
得益于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对智能技术的高度重视,中国人工智能应用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根据IDC在2018年的市场追踪数据,中国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已经占到全球市场的9%。但具体到落地层面,目前与全球还有较大差距:中国目前以单点技术的单点任务型应用为主,而全球市场更为看重实现某一事件或者某一流程的自动化。要在中长期真正塑造智能化竞争优势实现数据智能,中国市场需从数据资源开始做好充分准备,从底层基础硬件到上层应用软件,从技术创新到成为产品再到应用部署,在各个环节均需苦练内功,产业上中下游亦需紧密合作,才能面对多变复杂的市场环境,真正利用人工智能赋能企业造福社会。
展望未来,IDC中国高级研究经理卢言霞表示:"尽管人工智能应用对于企业仍处于初步的导入期,但市场格局已经开始变化。由明星创企主导的市场格局开始向平台级厂商倾斜,未来市场格局仍将持续动荡。要抓住未来市场机会,创企需要持续创新以保持客户黏性,深化应用以扩展用户群体;平台级厂商需要寻找更多熟悉用户业务流程的合作伙伴共同把技术部署到生产环境。"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