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智能水表应对水资源缺乏现状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宣布,将从2021年初开始,为新建造的以及现有的住家和工商单位安装30万台智能水表,并预计在2023年底之前,完成首批智能水表的安装工作。

新加坡是一个岛国,淡水资源极其匮乏,地下水资源不足。尽管年降雨量高达2350毫米,但由于国土面积只有六百多平方公里,热带岛国新加坡依然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只有211立方米,居世界倒数第二。

新加坡400万居民的日常用水,一半是依靠收集储存的雨水,另一半则是根据新马供水协议,长期向马来西亚买水。

在这种情况之下,保护和利用水资源自然成为举国之重。所以新加坡一直以来都在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发展新生水等等。

据悉,目前新加坡公用事业局正在研究率先使用智能水表的地点,智能水表将取代现有用户单位使用的传统水表。

第一阶段智能水表计划实行后,公用局将先评估效果,加强技术能力,再在全岛其他地点全面落实这一计划。而且最重要的是,用户无需为智能水表和安装工作支付任何费用!

以前的话,全岛住家和非住家单位,目前装有约160万台水表。水表数据每两个月由工作人员上门读取一次,用户每个月会收到账单,公用局则每隔一个月对用户用水量进行估算。但用户单位安装了智能水表系统后,用水量可每天自动读取多次,相关数据也会当日传送回公用局。这将进一步协助当局及早发现水供网络,以及用户单位的漏水情况。

除此之外,智能水表系统用户还能通过手机应用或网站,自行查询每日用水量,以及在用水量高,或出现漏水迹象时,及时收到通知,尽早解决问题。

公用局发表文告指出,大规模地推行智能水表计划,是该局迈向未来智能公用事业(smartutility)的重要方向之一。公用局将以此鼓励国人,为达到省水目标改变用水行为,同时优化水需求管理,以及提升工作效率。公用局将与其他政府部门合作,探讨如何借助已有的用水数据,更好地改善公共服务。

在2016年和2018年,该局先后在榜鹅和裕华两个地点试用智能水表,参与试验的800户家庭用水量平均减少约5%,居民表示因为能及时得知漏水情况,省水意识因此更高。

新加坡工业、商业和金融服务业很发达,作为一个高度城市化但没有自然资源的国家,新加坡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新加坡国内水源主要来自境内的14座蓄水塘,但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发展,新加坡需水量大约每天为1.4 百万立方米,国内水资源只能满足50%。因此新加坡大部分水资源都从国外(主要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购进,目前有超过 50% 的供水来自马来西亚的柔佛州 。

新加坡是一个赤道型气候的国家,年降雨量大约为 2350 毫米。其降雨具有密度高、持续时间短、分布面积小的特点,这就造成了短时间、小区域内大流量水流的形成。因此,新加坡的国内水源主要通过集水区收集雨水存储到蓄水池,然后输送到水厂进行处理,最后进入供水管网系统。中央集水区为受保护的集水区,同时也是自然保护区,其土地专门用来收集雨水。随着需水量的逐步增加,新加坡又利用河流建造蓄水池。在这些非保护集水区中收集到的原水,水质远不如中央集水区。

完善的水资源法律法规体系

自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新加坡循序渐进,制定了环境条例以控制工业污染,同时不阻碍工业发展。比如,从 1980 年开始,发电厂、炼油厂等主要空气污染源只准使用硫磺含量不超过 2%的液态油发电。这项规定已从2000年开始,至今不变。新加坡还规定,对在空气中散布污染物的工业,必须安装特别设备以确保散发出来的气体符合国家标准。经过不断地完善,新加坡建立了非常全面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并得以严格地执行。这些法规条例明确规定:在新加坡,水是公共财产,政府通过行政和法规手段对水问题的公众利益进行干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