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WEI MateBook D14/15锐龙版 多屏协同让商务办公更高效

数码产品

0人已加入

描述

不久前,华为推出了新一代的HUAWEI MateBook D 14和D 15笔记本锐龙版,搭载了强力的AMD 锐龙移动处理器,再加上效率翻倍的多屏协同功能,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众多商务人士的好评。全新三代的锐龙移动处理器工艺架构全面升级,为流畅商务办公提供了保障,同时其超窄边框的设计,隐藏式摄像头也都是消费者追捧的卖点。

锐龙7+鲨鱼鳍2.0散热,商务办公也有强力性能

华为打破了人们对于轻薄商务本没有好性能的成见,HUAWEI MateBook D系列搭载了锐龙7 3700U处理器,稳定性和可靠性都达到业内尖峰水平。华为还对该处理器进行了专业的调校,使得该产品性能强势发挥,达到充分、稳定释放。

参数方面,AMD锐龙7 3700U为4核心8线程,主频2.3GHz,Boost频率可达4GHz,TDP为15W,支持双通道内存。作为一款APU,锐龙7 3700U还搭载了强力的Vega 10显卡,搭载10组计算核心,共计640个流处理,GPU核心频率也达到了1400MHz,丝毫不亚于入门级的独立显卡。

为了让Vega 10显卡充分发挥实力,HUAWEI MateBook D锐龙版最高搭载了16GB双通道内存,频率为DDR4 2400,储存方面则是配备了一块512GB的大容量SSD。

为了保证锐龙芯片的处理器和显卡都能充分发挥实力,华为还为其设计了鲨鱼鳍2.0散热系统。鲨鱼鳍风扇采用了类似于鲨鱼鳍的仿生学设计,可以有效减少风阻,进风量比普通风扇提升幅度高达25%,同时办公影音场景的噪音还比传统风扇降低了3分贝。有了这样的散热系统,强大的锐龙处理器就能“冷静”地输出更多的性能了。

对于商务人士常用的办公软件来说,AMD 锐龙7 3700U和Vega 10显卡可以带来前所未有的流畅体验,同时优化的散热系统还能提供一个安静的使用环境。

“多屏协同”,让商务办公事半功倍

对于商务人士而言,经常需要在手机和电脑上互传一些重要文件,然而笔记本和手机一个运行桌面系统,一个运行移动系统,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隔阂,文件传递也带来了很多不便。现在,在HUAWEI MateBook D锐龙版上借助“多屏协同”,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文档、表格、PPT、图片一碰即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上图所示,HUAWEI MateBook D系列锐龙版在华为一碰传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体验式创新,推出整合了一碰传功能的“多屏协同”技术,让跨终端交互体验进一步升级。华为 “多屏协同” 功能,不仅能够让用户享受到MateBook手机文件互传功能,更是通过HUAWEI MateBook D系列锐龙版强大的运算能力和专业系统能力,带来安卓和Windows系统级融合,实现HUAWEI MateBook D系列锐龙版和华为手机在不需要网络和数据线的情况下,可以快速连接,电脑桌面可以同时显示手机界面。

对于商务办公人士来说,HUAWEI MateBook D系列锐龙版带来的效率提升是不言而喻的。记录在手机上的内容,通过轻轻一碰就能传输到 HUAWEI MateBook D系列锐龙版上,笔记本和手机设备实现硬件共享,还可直接拖拽手机的文件、图片进入PPT等软件,这项功能绝对是用过就再也离不开的功能。

轻薄机身+USB-C快充,外出办公无压力

对于需要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来说,一款轻薄小巧、便于携带的笔记本是必备的。新款HUAWEI MateBook D系列锐龙版这次也在轻薄和便携性上做了改进,机身是轻盈且坚固的铝合金材质,14英寸版本厚度只有15.9mm,重量也只有1.38kg,背在身上丝毫没有负担。

经常出差的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每次出差都要带一大堆的充电器和数据线,而现在华为也解决了这一痛点。HUAWEI MateBook D系列锐龙版配备了65W口袋式充电器,重量只有160g,采用了双头USB-C线,支持部分华为手机超级快充,以后出差只需要带它一个就够了。

续航方面,HUAWEI MateBook D 14锐龙版搭载了56Wh大容量电池,充一次电就可以本地播放1080p视频长达9.5个小时,AMD锐龙移动处理器带来了巨大的能效提升,综合续航也达到了一流的水平。另外,如果你需要外出时运行高负载的大型应用,借助HUAWEI MateBook D系列锐龙版的快充功能即可在半小时内恢复46%的电量,让你不再为电池耗尽而紧张。

总的来说,轻薄机身+“多屏协同”让HUAWEI MateBook D 14和D 15锐龙版笔记本为商务办公人士带来了巨大的效率提升,AMD锐龙移动处理器+Vega显卡也为充足的性能提供了保证。目前,HUAWEI MateBook D14和D15锐龙版正在京东热卖,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一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