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电力携手大疆创新开启电力无人机应用新时代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5月30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无人机维保中心在济南揭牌成立,标志着山东电力和DJI大疆创新合力开启电力无人机应用新时代。成立仪式上,大疆向山东电力交付了289架M200型无人机。

山东电力是国家电网公司最早开展无人机巡检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单位之一,是国网“直升机、无人机和人工协同巡检”试点单位。输电线路的日常巡检工作,是保证线路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巡检方式是由巡检人员携带望远镜、照相机、红外热像仪等设备徒步进行巡检,往往需要巡检人员攀爬至几十甚至上百米的高空,且特殊地形和气象条件下巡视困难,存在人身伤害风险。受地形条件、环境因素、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存在巡视质量不高、巡视范围不全面、拍摄角度单一、巡视效率低等问题。

近几年,输电线路尤其是特高压线路长度快速增长,而工作人员数量并未增加,人均巡检长度增加,巡线人员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传统人工巡检模式已难以满足线路巡检要求,亟需探索新的巡检方式。

近年来,无人机在电力巡检应用推广迅速,采用无人机巡检具有很大优势,无人机具备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反应迅速、载荷丰富、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同时可搭载可见光相机、红外等各型传感器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其可快速实时地对输电线路进行多维度、全方位巡检。巡检人员仅需将无人机操作飞行,由操控手操控无人机保持平稳姿态、以合适路径飞至巡检位置,并保持无人机与巡检目标的安全距离,通过目视、图传、数传等多方面信息综合判断无人机状态,并对杆塔目标物进行拍摄,获取高清影像资料。巡检作业完成后,进行巡检数据的处理与结果上报。

无人机巡检方式代替了人工爬塔的巡检作业方式,以一座50米的铁塔为例,人员攀爬、检查大概需要一小时,无人机巡检不到10分钟,而且无人机拍摄角度范围广,具有较全的影像资料,为后续检修提供有力支撑,因此无人机的使用对输电线路巡检具有较大意义。

截至目前,山东电力现有各型无人机577架,各单位现有持证人员345人,巡检杆塔累计超过41500基,拍摄照片超过50万张,发现缺陷10000多条。使用无人机代替人工线路巡检,节省人工成本、提升安全系数和效率等优势非常明显。无人机提高传统巡检工作质效的同时,也带来大规模应用后飞行安全管控、维修保养、数据采集存储等问题。为保障无人机巡检作业的安全及效率,山东电力需要建立“合规合法飞行、维修保养到位、巡检作业规范”的无人机巡检保障体系。

作为全国首批省级维保中心,该中心将通过专业化维保及提供原厂配件、工具的方式,提供专业的电力无人机保养服务、技术支持、检测维修、备用机服务等一揽子售后服务。随着无人机维保中心功能的不断完善,维保中心也将会为行业用户提供更优质、稳定的维保服务,保障无人机巡检作业稳定性,提升巡检效率。

据了解,接下来山东电力将积极研究无人机巡检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结合,逐步提高无人机巡检的覆盖率以及智能化水平,有效保障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