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RFID行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RF/无线

1787人已加入

描述

RFID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政策大力扶持

我国把物联网产业列为鼓励发展的国家战略性新兴行业,并为物联网整个产业发展营造了优良的政策环境,从投融资体制、税收、产业技术、出口、收入分配、人才吸引与培养、采购、知识产权保护、行业组织与管理等多方面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作为物联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RFID行业同样受益于政策的大力扶持。

(2)下游应用空间巨大

RFID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物流、零售、制造业、服装业、医疗、身份识别、防伪、资产管理、交通、食品、汽车、军事、金融支付等领域均可应用。RFID对于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效果显著,目前在金融支付、身份识别、交通管理和物流领域推广较为迅速,也逐步在零售、服装等领域进行尝试,下游应用空间巨大。

(3)成本降低

相对于条形码,可储存信息和多标签同时扫描的RFID电子标签具有技术和功能上的优越性。但成本的差距一直阻碍了RFID技术的普及。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规模的逐渐扩大,RFID电子标签的成本显著地降低,这将有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2、不利因素

(1)行业标准不统一

标准(特别是关于数据格式定义的标准)的不统一是制约RFID发展的首要因素。每个RFID标签中都有一个惟一的识别码,如果数据格式有很多种且互不兼容,那么不同标准的RFID产品就不能通用,这对经济全球化下的物品流通是十分不利的。而数据格式的标准这个问题涉及到各个国家自身的利益和安全。美国、日本及中国等均制定了自己的标准,预计其他的许多国家也会陆续开始制定自己的标准。如何让这些标准相互兼容,让一个RFID产品能顺利地在世界范围中流通,是当前重要而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高端人才的缺乏

RFID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人员是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我国RFID行业的起步时间较晚,基础较为薄弱,高端人才相对缺乏;行业的广阔市场前景吸引了大批新加入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厂商,大批企业的加入加剧了对高端技术人才的争夺。

(3)产业链上游由国外品牌主导

我国的RFID企业集中在RFID标签封装,在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最高的RFID芯片设计及制造领域基础薄弱。该领域仍由国外品牌所主导,需要从外国进口,芯片技术的薄弱阻碍行业良性发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