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变压器的绕线方法

变压器

269人已加入

描述

  说到逆变变压器,很多人其实还是不太了解的,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它,只是我们没留心而已。比如说家里的洗衣机、电视机、电脑、空调等等都存在有逆变变压器。通常我们使用它,而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也是很正常的。今天我们主要来讲逆变变压器绕制方法有哪些,逆变变压器怎样绕制线圈的,这些都是需要学习的地方,只有掌握设备技能,才能更好的应用它,一起来了解逆变变压器绕制方法有哪些吧!

  逆变变压器怎样绕制线圈

  逆变变压器怎样绕制线圈:首先用纸盒或塑料片根据铁芯面积做一个线圈架,然后在线圈架上绕线圈,先绕初级,初级绕好后,用电容器纸或牛皮纸绕三层,做为初次级的绝缘,再绕次级,次级两个54圈(这个变压器输入是220伏,输出是双27V)按照这样可以得出每圈是0.5V,也就是初级是440圈绕成的,次级绕好后再绕二层电容器纸或牛皮纸与铁芯绝缘,然后插铁芯,可以三片铁芯一起交叉插。铁芯插好后通电试验,如果电压符合要求,浇绝缘漆烘干,线圈的层与层之间可用电容器纸或牛皮纸绝缘,初级用薄纸,也可不用,本人用此方做过好多变压器,运行效果良好。

  逆变变压器怎样绕制线圈: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一个机床用的控制变压器,我用的是100W的控制变压器,将变压器铁芯拆开,再将次级线圈拆下来,并记录下每伏圈数,然后重新绕次级线圈,用1.35mm的漆包线,先绕一个22V的线圈,在中间抽头,这就是主线圈,再用0.47的漆包线线绕两个4V的线圈为反馈线圈,线圈的层间用较厚的牛皮纸绝缘,线圈绕好后插上铁芯,将两个4V次级分别和主线圈连在一起,注意头尾的别接反了,可通电测电压。如果4V线圈和主线圈连接后电压增加说明连接正确,反之就是错的。可换一下接头,这样变压器就做好了。

  逆变变压器制作注意两点

  逆变变压器绕制方法有哪些,一是每个绕组要采用多股细铜线并在一起绕,不要采用单根粗铜线,因为高频交流电有集肤效应。所谓集肤效应,简单地说就是高频交流电只沿导线的表面走,而导线内部是不走电流的(实际是越靠近导线中轴电流越弱,越靠近导线表面电流越强)。采用多股细铜线并在一起绕,实际就是为了增大导线的表面积,从而更有效地使用导线。例如初级的3T+3T,你如果用直径2.50mm的单根漆包线,导线的截面积为4.9平方毫米,而如果用直径0.41mm的漆包线(单根截面积0.132平方毫米)38根并绕,总的截面积也达到要求。然而,第二种方法导线的表面积大得多(第一种方法导线的表面积为:单股导线截面周长×股数×绕组总长度=2.5×3.14×1×L=7.85L,第二种方法导线的表面积为:单股导线截面周长×股数×绕组总长度=0.41×3.14×38×L=48.92L,后者是前者的48.92L/7.85L=6.2倍),导线有效使用率更高,电流更通畅,并且因为细导线较柔软,更好绕制,次级75T高压绕组用3~5根并绕即可。

  逆变变压器绕制方法有哪些,二是最好采用分层、分段绕制法,这种绕法主要目的是减少高频漏感和降低分布电容。例如上述变压器的绕法,初级分两层,次级分三层三段。具体是:

  ①绕次级高压绕组第一段,接好引出线(头),先用5根并绕次级高压绕组25T,线不要剪断,然后包一层绝缘纸(绝缘纸要薄,包一层即可,否则由于以下多次要用到绝缘纸,有可能容不下整个线包),准备绕初级低压绕组的一半。

  ②绕初级低压绕组的一半。预留引出线(头),注意是预留,因为后面要统一并接后再接引出线,以下初级用“预留”一词时同理。用19根并绕3T,预留中心抽头,再并绕3T,预留引出线(尾),线剪断。在具体操作时这里还有一个技巧,即由于股数多,19股线一次并绕不太方便,扭矩张力也大,就可以分做多次,如这里可分做三次,每次用线6到7股,这样还可绕得更平整。注意三次的头、中、尾放在一起,且绕向要相同。然后又包一层绝缘纸,准备绕次级高压绕组第二段。

  ③绕次级高压绕组第二段。将前面没有剪断的次级高压绕组线翻转上来(注意与前面的初级绕组线不要相碰,必要时可用绝缘纸隔开),又并绕25T,注意绕向要与前面的第一段相同,线仍不剪断。又包一层绝缘纸,准备绕初级低压绕组的另一半。

  ④绕初级低压绕组的另一半。再按步骤②同样的方法绕一次初级低压绕组,注意绕向要与前面的一半相同,同样线剪断,包一层绝缘纸,准备绕次级高压绕组第三段。

  ⑤绕次级高压绕组第三段。再按步骤③提示的方法绕完剩下的次级高压绕组25T,仍注意绕向与前面的两段相同。接好引出线(尾),线剪断。至此,所有的绕组都绕完了。

  ⑥合并初级低压绕组。将前面两次绕的初级低压绕组,头与头并接,中心抽头与中心抽头并接,尾与尾并接(这样绕组匝数仍是3T+3T,而总的并线为38根),接好引出线,即得到初级低压绕组的头、中、尾三个引出端。最后缠一层绝缘胶带,至此线包制作完成。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