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文化下诞生的“早产儿”——Siri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一年一度的 WWDC 刚刚落幕,苹果不负众望,再次带来了一场科技圈的狂欢,软件硬件两手抓两手硬,iOS 13、iPad OS 和新款 Mac Pro 更是直接打给果粉的一针肾上腺素。

但和以上高光产品形成明显反差的,则是另一个曾经的 WWDC “宠儿”——语音助手 Siri。

两个小时的发布会里,留给 Siri 的篇幅相当有限:Siri 会读通知了;Siri 能自动推荐快捷方式了;以及,Siri 听起来更像个“人”了。Siri 的名字贯穿了整场发布会,但出场身份都是“友情客串”。

作为曾经苹果创造力与颠覆性的代表,Siri 现在的处境确实有些尴尬,不只是在发布会中,在苹果内部,在与 Alexa、Google Assistant 的“同行”竞争中,Siri 都开始掉队了。

从起了个大早,到赶了个晚集,在 8 年的发展史中,Siri 到底经历了什么?

01

Siri:乔布斯眼中的苹果未来

2011 年 10 月 4 日,伴随着 iPhone 4s 的发布,Siri 的初始版本正式面世。但严格来说,Siri 自身的历史却远不止 8 年。

Siri 公司成立于 2007 年,鲜为人知的是,它最初的幕后金主是美国国防部,作为 DARPA 孵化的“未来项目”之一,Siri 的定位是国家级虚拟语音助理。

按照官方“预设”剧本,Siri 将被广泛应用于未来的安卓机中,而之所以后来的故事中 Siri 会与苹果深度绑定,全部得益于乔布斯个人的主导与坚持。

2010 年,苹果花 2 亿美元将 Siri 公司收入囊中,做出这项收购决定,乔布斯只用了 3 个小时,他与 Siri 创始人 Dag Kittlaus 聊得十分投机,而 Siri 的初创团队也相信,乔布斯会让 Siri 在科技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在 Siri 团队加入苹果一年后,苹果就把 Siri 用到了划时代的 iPhone 4s 上。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苹果将以 Siri 为起点,掀起一场自然语言处理的革命,甚至一些资深科技从业者认为 Siri 才配得上“智能”二字。

销量也能说明情况,iPhone 4s 发售三天内就卖出了 400 多万部。在硬件升级并不明显的情况下,很多人都是冲着体验 Siri 去的,虽然功能有限,准确率也有待提升,但单是首先出现在消费级电子产品中语音助手,就足够提供买单的动力。

不过,植入到手机里的 Siri 只是乔布斯庞大计划中的一小步,就像手机系统需要应用生态的支持,Siri 也需要吸引更多开发者,打通更多的 APP ,从能实现更多的功能上的可能性。

事实上,Siri 团队也确实曾有相应的规划。根据知名科技媒体 The Information 的报道,就在 iPhone 4s 发布的前夕,Siri 团队还在打造一个面向第三方开发者的项目,希望为 Siri 打造一个类似 App store 的应用商店。

但遗憾的是,直到乔布斯离世前,这个面向第三方开发者的项目还未成型。而随着乔布斯的离世,Siri 团队陷入了一场人事变动,这场矛盾,最终导致了 Siri 创始团队在 2012 年的集体离职。

原有计划被打破,Siri 的开发者工具一搁置就是 4 年。

02

Siri 是苹果文化的牺牲品?

在这四年中,亚马逊发布了搭载 Alexa 语音助手的 Echo 音箱,Google Assistant 则在 2016 年后姗姗来迟。

与此同时,Siri 还保持着每年一更新的节奏,但增加的功能不是全一点的信息检索,就是多一些系统内的功能调用,将 Siri 整合进了 HomeKit 智能家居平台已经算是最大的革新了。Siri 则逐渐从一个被追捧的革命性技术,沦落成了一个除了“调戏”一无是处的“鸡肋”。

导致这个变化的第一个原因是苹果对于隐私保护的考虑。

2016 年 WWDC 现场,苹果强调“我们不用收集用户手机里的照片,才知道山峰长什么样子”。这样略带讽刺意味的声明,苹果不止在一个场合说过。

的确,不像 Google 这样的广告公司,或者电商平台亚马逊,卖硬件的苹果确实不需要过多触碰用户隐私,这也让苹果形成了更强的隐私观念。

这样策略在硬件开发中没什么问题,但在训练语音助手时,却触发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没有足够的数据,就没法训练出靠谱的 AI 模型。相比之下,向开发者提供全部的对话文本的 Google Assistant 则进化神速。

2017 年,权威电子产品咨询公司 Stone Temple 的评测显示,在交互的准确率上,Siri 已经被甩在了最后,诞生最晚的 Google Assistant 则在所有语音助手的比较中拔得头筹。

苹果

(浅蓝色区域代表回答问题的准确率)

除了隐私观念,Siri 发展中更大的限制则来自于苹果基因中的“封闭文化”。

自从 Siri 创始团队离开苹果后,关于是否要将第三方开发者引入 Siri 的生态建设中,苹果内部一直争论不休,直到看到亚马逊 Alexa 的成功,苹果才意识到必须做出改变。

2016 年的苹果 WWDC 上,苹果终于面向第三方开发者推出了 SiriKit,允许开发者将自己的服务提供给用户,苹果做出了一些开放的姿态,但却将开发者的权限限制在极窄的范围内。

根据苹果的规定,开发者只能用 SiriKit 做六件事情:语音和视频通话、发送消息、发送或者接收付款、照片搜索、打车、管理健身。

这就意味着,大量不在此限定内的应用仍无法调用语音助手,Siri 也依旧无法逃开苹果封闭的生态圈。

在 Siri 创始团队的最初畅想中,他们设想了这样一个场景:未来某一天,Siri 能在于用户用户反复确认细节后(如日期,时间和就餐人数),然后自主帮用户定好餐位;而不是仍给你一个餐厅的电话号码,让用户自己去完成预定步骤。

听起来有点耳熟?是的,这个愿望已经在被 Google 达成。

去年 Google 开发者大会的现场,劈柴秀出了逆天的 Duplex,它是 Google Assistant 中的新功能。除了能帮忙预定餐位,它还能自然地使用停顿、模仿人类说话中的卡壳,来营造一种“人”的效果。

另一个竞争对手亚马逊则为语音助手找到了一个更好的载体——智能音箱。

为了快速建立起完整的 Alexa 应用生态,亚马逊选择了一条简单粗暴的策略,直接用钱“砸”。亚马逊准备了数百万美元的奖金,每个为 Alexa 贡献应用的开发者,都能获得亚马逊的高额现金支票。

在“金钱引诱”下,到 2018 年初,Alexa 已经拥有 2.5 万个技能,能够操控 4000 多种设备,一度吞下了超过 70% 的市场份额。

反观苹果 2017 年推出的 HomePod 将主要卖点放在了音效上,一方面,这是最符合苹果未来服务付费的策略;另一方面,现在的 Siri 确实已经很难与 Alexa 和 Google Assistant 正面厮杀。

无论是办公室政治的牺牲品,还是苹果文化下诞生的“早产儿”,不可否认,Siri 已在对手的冲击下,迅速从神坛滑落。

iTunes 代表苹果的过去,它的消失是因为大势所趋,新技术的出现,导致它已无法满足现有用户的需要,完成历史使命后“寿终正寝”。

而 Siri,它承接的不仅“乔布斯时代”与“库克时代”,更承载着苹果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从这个层面来讲,苹果一定不会像砍掉 iTunes 一样丢弃 Siri,但今年的 WWDC 上,我们依旧没有等到它质的变革,希望已无后路的可退的 Siri 是在憋一个“大招”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