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头三次充电

铅酸电池

21人已加入

描述

  铅酸蓄电池头三次充电

  100%用完电的情况下,一般充电时间会在8~10小时的样子,不要超过12小时(对电池寿命会有影响),不建议每次使用都把电用完,一般建议用电量在70%左右进行充电,这时充电时间一般在6~8小时。

  每天的用电量在10%时,可以一周充电一次。每天的用电量在20%时,可以三天充电一次。每天的用电量在30%时,可以两天充电一次。每天的用电量在40%以上时,可以一天充电一次,控制下充电时间,一般在6小时左右。

  铅酸蓄电池常用的充电方法

  1、脉冲充电

  这是一种既简单又经济的方法,变压器次级输出的低压交流整流成脉动直流(不滤波)对电池充电,此方法充电电流较大,充电速度快,缺点是当电网电压波动时,充电电流也随之波动.容易发生因充电电流大,电池温升高,电解质损失大,从而导致电池损坏的情况,所以这种方法免维护密封铅酸蓄电池很少采用。

  2、用恒流充电

  为了防止电池内温升太高及电解液的损失太大,充电电流调得比较小,需要充电的时间较长,另一方面,充电时间太长,就会发生过充,为了防止因过充而损坏电池,需另设过充检测或定时电路。

  3、恒压充电

  理论和实践均证明,当充电电压低于充电电压上限时恒压充电是安全的,即使充电时间很长,也无危险,如果需要,电池还可以工作在浮充状态。

  铅酸蓄电池充电步骤

  1、擦净,电池外充及电极柱头,拧开加液孔盖,打开通气孔。

  2、将比重1.28的电解液徐徐加人电池中,液面高度应保持高出极板10-15毫米为准。

  3、注人电解液后的铅酸蓄电池,辞放6小时,让电解液浸透极板。

  4、充电分两个阶段进行:一阶段。充电电流为容I的7一8%,充电到铅酸蓄电池电压升至2.4伏为止,开始产生气泡时间为26-30小时。二阶段,充电电流为,阶段的一半,充电时间为22一30小时,充电结束后发现单极铅酸蓄电池电压为2.5一2.75伏,充电2一3小时内电量沸腾,电压与电解液比重保持不变。

  5、充电后要进行2-3次充放电处理。放电时申联电阻器,放电电池按电容盆的10%,当放电电压降至1.7伏时,再按上述充电法充电。如此反复,使其容达到80%以上。

  6、充电终了,调整各单格电解液的比重使之相等,如液面降低,补充电解液至规定高度。在充电中,若沮度超过45℃应降低充电电流,温度继续升高超过55℃时暂停充电。待沮度下降到3590以下再进行充电。

  

  铅酸蓄电池充电注意事项

  1、不要劣质充电器

  劣质充电器电压和电流不稳定,散热性差,经常使用不仅对电池造成伤害,还可能或引发火灾。

  2、不要随意更换充电器

  不同电动车所配的充电器参数基本都不一样,在不了解充电器的时候不要随意更换充电器或者用别人的充电器。

  3、不让充电器受到长期颠簸

  一般充电器很少是使用坏的,大都是在骑行过程中颠簸坏的,因此充电器不耐强烈振动,因此充电器一般不要放在电动自行车的后备箱和车筐中。可以把充电器用泡沫塑料包装好,防止发生振动而颠簸。

  4、养成每天充电的习惯

  建议您每天都充电,电池的寿命会延长。如果经常不充满就使用,电池将产生一种“记忆”性,影响其续行里程,同时也损耗电池使用寿命。

  5、每次要充足电

  充电器在指示灯变颜色后,表面看好像充满了电,实际上电池没充满。长期下去会形成欠充电积累,所以电池充满电变灯以后还要继续充一会,可防止电池硫化。

  6、定期进行完全放电

  在平坦路面正常负荷的条件下骑到第一次欠压保护,在完成完全放电以后,对电池进行完全充电。电池定期进行一次完全放电也有利于‘活化’电池,可以略微提升电池的容量。

  7、注意充电的环境

  充电最佳的环境温度是25℃,冬天或者夏天充电,会出现过充或者欠充的情况,因此一般会把电池和充电器安排在有通风并且室温25℃左右的环境里使用。

  8、不让电池高温暴晒

  不要把电动车放在阳光下暴晒。温度过高的环境会使蓄电池内部压力增加,而使电瓶限压阀被迫自动开启,直接后果就是增加电瓶的失水量。而电瓶过度失水必然引发电瓶活性下降,加速极板软化,充电时壳体发热,壳体起鼓、变形等致命损伤。

  9、养成良好的节电习惯

  即将遇到红灯或者要下坡的时候,尽可能的利用提前断电滑行减速,最大限度的减少刹车。启动的时候,慢慢转动转把,避免大电流对电池的冲击,而且可以减少电池的电量损失和寿命损伤。

  10、充电时先插电池盒插头再插电源

  由于电池充电电流较大,充电器如果先插交流端时充电器电源完成启动状态,这样一旦插入电池时会产生很大的浪涌冲击电流,过大的冲击电流容易损坏充电器,以及对电池的使用寿命有影响。相反,给予充电器软启动过程,这样充电电流会有一个延时渐变上升启动过程,对保护设备有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